恻隐

作品数:475被引量:26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曾海军黄玉顺李春颖陈立胜刘清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性的复杂性与矛盾——浅析《死魂灵》中乞乞科夫的恻隐之心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5年第3期128-130,共3页钱俊融 
本论文通过分析果戈理的《死魂灵》中乞乞科夫的人物形象,深入探讨了乞乞科夫的恻隐之心在作品中的表现及其意义。论文从文本细读出发,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揭示了乞乞科夫性格中的矛盾和复杂性,并进一步探讨了这种矛盾性格背后的人...
关键词:果戈理 《死魂灵》 乞乞科夫 恻隐之心 人性复杂性 社会道德 
女主播的“真爱”陷阱
《检察风云》2025年第2期50-51,共2页朱珠 
前途光明的女主播为网恋3年的男友四处诈骗他人钱款,没想到男友不仅是伪“富二代”,还是名女骗子。日前,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乔某、付某提起公诉。好心粉丝被诈骗2022年8月的一天,朱先生在某直播平台无意间刷到了一位...
关键词:提起公诉 女主播 诈骗罪 直播平台 上海市杨浦区 前途光明 朱先生 恻隐之心 
论恻隐之心与孟子政治伦理的建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12期48-53,62,共7页贾晓东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基本科研费一般项目“孟子心论研究”(24E169)。
从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的角度来说,作为“仁之端”的“恻隐之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道德情感。它本身不是具体的道德规范,但可以为判断具体道德规范的合理性提供标准。借助道德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恻隐之心”作为德性标准的心理机制可以...
关键词:道德情感 恻隐之心 孟子 政治伦理 
“恻隐之心”是一种“同情”吗
《齐鲁学刊》2024年第6期14-22,共9页李国斌 
当我们将“恻隐之心”置于孟子生活时代的公共伦理观念之下,那么以“怜悯”“同情”等来分析和解释它就显得不足了。人必然生活在特定的伦理关系中,在以“亲亲”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伦理秩序中,一个人的自然情感先于他的道德情感,缺乏自然...
关键词:孟子 恻隐之心 道德情感 自然情感 
由仁与恻隐之心看东西方文化下的同情
《心理学进展》2024年第9期235-240,共6页马冰清 
儒家文化是植根于中国人心中的核心文化体系,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仁”的原则是儒家文化的根本原则,而“恻隐之心”的情感是“仁”思想的体现,代表着人类在面对处于困境的他人时自然生发的一种痛苦情感以及助人倾向,体现了人性...
关键词:恻隐之心 同情 儒家文化 东西方文化差异 
朱子学是“心统性”还是“性统心”?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4年第4期112-119,共8页蔡家和 
“心统性情”之提出,是朱子为了配合经典之诠释,以便贯通自己体系中“性发为情”一说。盖孟子原意是以恻隐羞恶等为心,而朱子视之为情,又《中庸》则言情绪之喜怒哀乐之发。为统一这些经书,朱子遂藉张子“心统性情”一词,来联系心与情,...
关键词:心统性情 理学 郛廓 五行 恻隐之心 
《论语》中伤痛观念的哲学阐明
《天府新论》2024年第4期20-28,155,156,共11页曾海军 
《论语》中的“父母唯其疾之忧”表明,对于疾病的担忧在儒家文化中有着特殊性。一个人克服祸福的牵引与死亡的恐惧而保持内心的安宁,却不该对他人的生老病死保持淡然。从疾病之忧到亡故之痛,这种伤痛不容被克服,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意义...
关键词:伤痛 恻隐 《论语》 儒家 
《论语·乡党》“问人不问马”之争议解读——从“怵惕之心、恻隐之情”谈起
《西部学刊》2024年第15期97-100,共4页王天慧 
《论语·乡党》中孔子“问人不问马”一直备受争议,对于它的解释众说纷纭,其中主要以朱熹为代表的“贵人贱畜”一说法较为普遍,然而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贵人贱畜”这一说法不妥,不符合儒家的“咸慈万物”思想,因此他们在此基础上提出“...
关键词:“问人不问马” 争议 贵人贱畜 “怵惕之心、恻隐之情” 
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慈善法》规制
《检察风云》2024年第7期13-15,共3页孙伯龙 
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将于2024年9月5日起施行,其中规范对个人求助行为和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条款,引起了各方广泛关注。结合近年来“轻松筹”“水滴筹”等个人求助平台迅猛发展并产生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个人求助 网络服务平台 法律认可 受益人 《慈善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恻隐之心 求助行为 
企鹅的新装
《纺织报告》2024年第3期I0004-I0004,共1页张鹏宇 
作品介绍:作品运用实验性的设计手法,将热水、塑料、企鹅相结合,体现了全球变暖对企鹅的生存环境造成的巨大变化,从而引发人类的恻隐之心。
关键词:全球变暖 恻隐之心 生存环境 设计手法 企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