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教

作品数:119被引量:4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姚卫群许静姜景奎薛克翘米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世界宗教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与苏格兰国家博物馆藏耆那教布画比较研究
《世界宗教文化》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宋艳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绣像的历史:汉代画像中的观念世界”(编号:24FZSB019)的阶段性成果;“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汉代画像与观念世界”(编号:G3612)的阶段性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资助计划资助(编号:DF2023YS15)。
中国和印度属于四大文明古国,在面对相似的生存环境时,会产生一些共同的思想,但各民族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思想的差异性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与耆那教布画的比较,发现两者的异同,并以此为视角,探讨古代中印思想...
关键词: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 耆那教布画 宇宙图式 
《劫波经》中的胜者传记及其插图分析——以大雄传记为中心
《世界宗教文化》2023年第1期181-188,共8页王萱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代东方文学插图本史料集成及其研究”(编号:16ZDA199)的阶段成果。
《劫波经》是耆那教白衣派的重要经典,其中的胜者传记讲述了24位祖师的生平事迹,是文本的核心内容。自13世纪起,《劫波经》出现了带有细密画的插图抄本,并很快成为耆那教绘画艺术最为流行的创作题材。而在《劫波经》的所有插图中,胜者...
关键词:耆那教 《劫波经》 胜者传记 图像 大雄 
耆那教《劫波经》胜者传记插图艺术
《世界宗教文化》2023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王萱 
耆那教徒宝石贸易发展原因探究
《世界宗教文化》2022年第6期78-84,共7页许静 
耆那教多经商者,其中一部分从事宝石贸易。耆那教宝石商不仅在印度宝石贸易行业地位稳定,在全球宝石市场也占据了一定份额。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除了教徒自古积累的商业经验外,更重要的是耆那教教义体系和修行实践所起的关键作用:教育...
关键词:耆那教徒 宝石贸易 印度 
印度宗教关系的发展特点及若干启示被引量:5
《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第2期71-76,共6页姚卫群 
印度宗教在世界宗教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古代也对中国文化有过较大影响。印度宗教最初发源于印度河文明,但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吠陀与奥义书时期的宗教形态。在印度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宗教派别是婆罗门教及主要由其演化出来的印度教。佛教...
关键词:宗教关系 婆罗门教 佛教 耆那教 锡克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耆那教
《世界宗教文化》2000年第2期45-47,共3页孙明良 
关键词:形成和发展 阶级 特权 阶层 普遍 国家 种姓制度 耆那教 宗教 矛盾 
禅与印度宗教
《世界宗教文化》1997年第4期40-42,共3页乙涓 
禅与印度宗教●乙涓印度是一个宗教大国,历史上曾经创造出许许多多的宗教。例如,最早的宗教有达罗毗荼土著人的原始宗教崇拜,以后又有雅利安人的婆罗门教。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印度出现了反对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先后出现了佛教、...
关键词:印度教 民族宗教文化 婆罗门 瑜伽 伊斯兰教 自我意识 耆那教 汉译佛典 雅利安人 世界宗教 
印度宗教概况
《世界宗教文化》1980年第4期42-48,58,共8页
印度共和国总人口约为六亿五千万。主要宗教有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和袄教七种。
关键词:印度宗教 伊斯兰教 总人口 共和国 印度教 耆那教 基督教 锡克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