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观

作品数:115被引量:12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君梅杨富学侯明明史文尹邦志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敦煌研究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印度禅观经典中忏悔与观佛关系略论
《世界宗教文化》2024年第4期49-56,共8页林啸 
原始佛教中的忏悔和禅观作为修行者净化内心和入定的重要功能而相互独立。随着大乘佛教兴起,两者逐渐融合。尤其“观佛”作为大乘菩萨道修行的重要实践方法,与忏悔共同构成佛教思想中的两组重要概念。在大乘禅观经典中体现的融合互动,...
关键词:观佛 禅观 灭罪 忏悔 
孙思邈中医内证体察方法探析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7期3358-3362,共5页刘争强 章文春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科技攻关项目(No.QG2019009)。
中医内证体察学是一门中医学与气功学相互交融的新兴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孙思邈的养生方法中,包涵着孙思邈内证体察的思想与方法。文章首先归纳解析了孙思邈内证体察的4个方法:黄帝内视法、迎气法、禅观法和火存法。其次,...
关键词:中医内证体察 孙思邈 体察方法 养生 黄帝内视法 迎气法 禅观法 火存法 
论禅观体验下的“心性”艺术精神——以贯休《十六罗汉图》为例
《极目》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王玺哲 张珈瑜 
主张“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禅宗,将参禅悟道的精髓归结为“悟”的禅观体验,这种悟道的禅观体验与艺术体验相通,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悟”来体会其“妙”境,并逐渐打破道释画的宗教性,直指人内心的禅观体验。五代禅僧贯休所作...
关键词:贯休 禅观体验 《十六罗汉图》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早期的影院体验:莫高窟北魏第257窟故事画的图像叙事及空间关系研究
《中国美术研究》2023年第3期78-84,共7页罗玲 
位于莫高窟北魏第257窟南西北壁中下段的本生因缘连环故事画,常被用作与“手卷”类比,但有所不同的是该画为左起图像叙事。其故事壁画不仅是文图参照的画面阐释,更是空间距离、尺幅、构图、宗教仪轨等诸多因素参与其中的图像叙事结果。...
关键词:莫高窟 第257窟 本生因缘故事 图像叙事时空 绕塔仪轨 移动禅观 
略论禅观对北朝民间造像观念的影响被引量:1
《荣宝斋》2023年第8期176-181,共6页叶原 李佳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朝佛教造像中的儒、佛文化互动研究”,批准号:2018QNYS6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号:SWU1709114。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北朝民间佛教造像大多纯为礼拜、供养等福业功德的目的,与禅修活动关联较浅,北朝民间开凿的中小型龛窟也缺乏禅修活动必须的中心柱、耳室等布局。尽管如此,从民间造像记等材料来看,北朝民间信众仍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
关键词:民间造像 禅修 禅观 表“真” 
从“数息观”的再阐释看天台禅法的中国化——兼论慧思、智援道入佛之异同
《中国佛学》2023年第1期116-137,共22页李华伟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隋唐诗乐舞与佛教东亚传播研究”(项目号:23BZJ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通过梳理早期禅法中的“数息观”以及慧思、智对之的继承与发展,将天台禅法放在禅观中国化的动态历史中去考察,揭示了天台禅法于中国化进程中的线索正在于“呼吸”。其中,慧思禅法以般若空观为核心,他虽然继承了早期禅观以观察“身...
关键词:数息 天台禅观  禅病 援道入佛 
论大慧宗杲的诗禅观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3年第1期77-83,118,共8页倪缘 张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历代释家文论文献集成与综合研究”(22AZW011);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宋明安徽高僧文论辑录与研究”(AHSKZ2021D32)。
大慧宗杲虽以禅法名世,但其诗禅观依然不可忽视。他认为在诗禅关系中,悟应当是中心,诗以明禅,悟以助诗。因此,诗禅之间事实上并不存在矛盾。在宗杲看来,诗歌就是禅悟的活动,也是时时提撕的对象。宗杲的创作中既不乏禅林常见的诗颂,又有...
关键词:大慧宗杲 诗禅观 以悟为则 活法 悟入 
莫高窟第428窟影塑千佛相关问题考述
《敦煌研究》2023年第1期56-64,共9页陈培丽 宁强 
千佛在敦煌早期石窟的各类题材所占壁面比例中居于首位,是敦煌早期石窟艺术中十分兴盛的题材。莫高窟第428窟四壁上层保存了敦煌石窟中最多的影塑千佛,有1485身,它们按照一定的排列组合方式精心制作而成。该影塑千佛与西壁五塔图中央大...
关键词:莫高窟第428窟 影塑千佛 三世三千佛 禅观与礼拜 
唐代高僧永嘉玄觉禅师
《佛教文化》2023年第1期97-99,共3页陈浦燕 
永嘉玄觉禅师(665—713)是唐代高僧,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俗姓戴,字明道,号永嘉玄觉。他八岁出家,博探三藏教典,尤通天台止观。后于温州龙兴寺侧岩下自构禅庵,独居研习佛学,常修禅观。因受左溪玄朗的激励,于是生起游方之志,与东阳玄...
关键词:玄觉 慧能 温州永嘉 止观 禅观 龙兴寺 浙江温州 
涅槃禅修:克孜尔石窟第8窟空间分析研究
《室内设计与装修》2022年第10期116-117,共2页颜青青 武晶 
国家社科基金(19VJX008)。
克孜尔石窟作为龟兹佛教建筑中极具文化象征意义的建筑群,多样化的石窟内容反映了龟兹佛教发展的不同时期特点。龟兹地区佛教信奉说一切有部~1,以涅槃解脱为最终理想归宿,克孜尔中心柱窟群中就有各式表现涅槃题材的洞窟。本文选取克孜...
关键词:克孜尔第8窟 涅槃信仰 禅观秩序 空间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