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黛形象

作品数:25被引量:3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庆霞孙虹张蕊青王菊艳周长艳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学院江南学院上海金融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教育文汇》《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语文学习》《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简析钗黛形象的接受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今古文创》2023年第46期76-79,共4页蒋兴悦 
本文拟引入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梳理历代读者对《红楼梦》中薛宝钗、林黛玉两个人物的接受情况及其差异,希望能够帮助规避传统鉴赏方式所存有的不足之处。首先将对接受美学的核心观点及接受史的具体类型进行介绍,并简要概括清代至今钗...
关键词:薛宝钗 林黛玉 接受美学 价值取向 
《红楼梦》钗黛形象对比解读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2期22-23,共2页杜红梅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学内涵十分丰富,从钗黛形象分析入手,细致解读文本,与此同时,运用批判性思维,这种文学经典学习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锻炼学生质疑精神。本文简要介绍《红楼梦》,然后大致介绍批判性思维,接...
关键词:《红楼梦》 钗黛形象 解读文本 对比 批判性思维 理性思维能力 四大名著 文学内涵 
批判性思维导引下的经典文本解读——《红楼梦》中钗黛形象的对比探究被引量:1
《语文学习》2018年第5期47-53,共7页何佳忆 刘君梅 赵琳 徐哲超 易晓 
经典的魅力是无穷的,《红楼梦》犹如一个巨大的谜团,数百年难解,多少人为之殚精竭虑,苦乐其中。作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的规定书目,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体味其中的妙处呢?小说文本的隐喻性和开放性怎样在阅读过程...
关键词:《红楼梦》 钗黛形象 对比分析 批判性思维 文本解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导引 引导学生 
复调性与人物形象评价——以钗黛比较为中心被引量:2
《红楼梦学刊》2018年第1期228-247,共20页段江丽 
"钗黛优劣"是红学史上无法调和的公案之一,究其原因,除了评论者因时代、性别、个性等因素不同而导致价值取向、评价标准不同之外,还与《红楼梦》的复调性所导致的文本价值体系的多元性相关。作为复调小说,人物与人物、人物与作者构成多...
关键词:红楼梦 复调小说 钗黛形象 钗黛优劣 
从钗黛形象看曹雪芹的情感寄托
《文艺评论》2017年第8期101-107,共7页徐猛 陈蕾 吕丽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6ZWE03);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JC1316167)
郭敏在诗中评价曹雪芹“诗才忆曹植”,在“芹圃画石”又展现了曹雪芹对现实的不满。一位才华横溢的诗意才子,少年时正值曹家盛世之末,经历过一段锦衣玉食、豪华富贵的生活。曹家在雍正继位后失势,以亏空公款为名,被撤职抄家,“少...
关键词:曹雪芹 情感寄托 钗黛形象 曹家 内务府 诗才 曹植 才子 
《红楼梦》中钗黛形象特征及其意义
《教育文汇》2016年第16期32-33,共2页方子木 
《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薛宝钗、林黛玉各自以风流蕴藉的资质才情俏然伫立于千红万艳之中,二者在书中的地位是铢两悉称,对峙而分流的。
关键词:《红楼梦》 形象特征 意义 人物形象 薛宝钗 林黛玉 蕴藉 
钗黛形象与“兼美”理想被引量:2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年第7期21-22,共2页周长艳 
林黛玉的病态美和薛宝钗的丰腴美相互对立,实难双兼,但"可卿"兼而有之。暗示着林黛玉、薛宝钗是"兼美"理想的两维,体现出作家对"兼美"文化的构想:有情有礼,任情重礼,情胜于礼。钗黛之争,可以折射出不同时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
关键词:林黛玉 薛宝钗 “兼美”理想 健全人格 
《红楼梦》钗黛形象问卷调查及分析
《曹雪芹研究》2014年第4期143-153,共11页王人恩 
2013年度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13177S);集美大学第六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Y12104)的部分成果
钗黛形象一直为学界研究所重视。笔者就《红楼梦》中的钗黛形象在大学生中展开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今大学生仍一如既往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但同时亦反映出当今大学生在情感价值取向上存在的问题,应引起教育界重视。
关键词:红楼梦 钗黛形象 问卷调查 分析 
论钗黛形象与作家的男性视角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年第11期150-151,共2页杨楠 
在男性视角的透视下,作者对钗黛二人在相貌体态、气质性格和才华秉赋上所体现的差异兼容并包,无一例外视作女性美。而对于两人的生存方式,作者却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即对黛玉倾注了更多的同情,对宝钗却颇有微词。本文结合女性主义的研...
关键词:钗黛形象 男性视角 女性美 
试论钗黛形象的文化意蕴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136-138,共3页马银华 
在《红楼梦》的解读过程中,最充满艺术魅力和矛盾困惑的现象就是对宝钗、黛玉这两位女性形象的认识评价,如果说黛玉身上更多秉承的是道家自然文化人格的话,那么宝钗形象则更多承继了儒家伦理文化人格,她们各有其美,各有其丑,无论左钗右...
关键词:钗黛优劣 自然文化人格 伦理文化人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