颔联

作品数:51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立新周相录谢国剑金来群宋桂奇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黄冈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学语文》《新语文学习(初中)》《语文月刊》《作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登高》《登快阁》颔联中的杜诗气象与黄诗境界被引量:2
《中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3期50-53,共4页杨玉莲 高四维 
《登高》《登快阁》颔联用倍写句法营造出苍茫的秋日旷景图,沉郁而浑厚.然二公写来却又动静不一,一动一静的艺术格调实源自二公性情分殊及其不同的诗学主张:杜甫性豪任气,强调诗歌的含情激扬,故对国家时局、个人命运的忧恸感奋为惊天动...
关键词:《登高》《登快阁》杜诗气象 黄诗境界 艺术 
两种阐释模式下《使至塞上》颔联情感辨析被引量:1
《语文教学通讯》2022年第30期64-66,共3页郭洪洋 
针对《使至塞上》的颔联在“背景—意义”和“语言—意义—背景”两种阐释模式下分别有抑郁和轻快两种不同的情感指向,指出支持“激愤抑郁”说的“背景—意义”阐释模式忽视了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可能存在的多重关系,“激愤抑郁”不是唯...
关键词:颔联 诗歌解读 隐含作者 意象符号 《使至塞上》 
《蜀相》颔联是写哀景吗?
《语文月刊》2022年第5期83-86,共4页夏松平 
《蜀相》是唐代杜甫写的一首咏史怀古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咏史怀古诗,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仇兆鳌的《杜诗详注》中断...
关键词:《杜诗详注》 乾元二年 仇兆鳌 咏史怀古诗 《蜀相》 秦州 写哀 唐肃宗 
李商隐《哭刘蕡》“湓浦书来”补笺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3-15,共3页刘学锴 
在简要回顾多方驳正冯、张力主义山“江乡之游”说,提出自己新的考证结论的基础上,引出义山与刘蕡大中二年春初黄陵晤别后蕡之去向问题。对笔者过去文章中就这一问题所作的推断进行反思。根据出土墓志提供的新材料,对刘蕡死讯何以从江...
关键词:李商隐 哭刘蕡诗 颔联新笺 
《使至塞上》创作背景及颔联情感商榷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2021年第4期59-62,共4页姜龙霞 
将王维《使至塞上》的创作背景解读为“被排挤出朝廷”,此说疑点颇多。基于这一说法和教条式照搬“征蓬”“归雁”等意象的象征意认为,此诗表达了作者“激愤和抑郁”之情就不那么可靠了。据考证,王维没有受到张九龄被贬的直接影响。考...
关键词:出使原因 《使至塞上》 张九龄一党 征蓬 归雁 
杜甫《蜀相》:烈士暮年的怀古与悲叹被引量:1
《学语文》2019年第1期79-80,共2页苑万军 
《蜀相》是杜甫写于上元元年(760)春的一首七律,前四句述武侯人不在,后四句悲武侯功未成。首联以问答始,记武侯祠方位;颔联写武侯祠内景,因情言景,怀古人而伤今事;颈联言武侯功绩,感其胸有大才,君臣相得,鞠躬尽瘁;尾联痛其不时,壮志未酬...
关键词:《蜀相》 杜甫 怀古 烈士 《唐宋诗醇》 武侯祠 问答 颔联 
《黄鹤楼》的“四美”赏析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8年第12期39-41,共3页张道元 
一、传说之美首联、颔联写传说之美。关于黄鹤楼的得名,有一个美好的传说,教材作了简要注释:“昔费神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诗歌写黄鹤楼,就从这个传说开始。
关键词:《黄鹤楼》 传说 颔联 注释 教材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议论文运用例证的技巧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8年第34期34-36,共3页祝贵春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是毛泽东《七律·送瘟神》中的颔联,“红雨”指落花,前句说落花随着自己的心情翻波逐浪.后句说青山也有意地化崎岖险要为联通桥梁。如果把你掌握的事例喻作“红雨”“青山”的话.那么怎样运用你...
关键词:议论文 技巧 例证 “青山” 毛泽东 落花 事例 颔联 
人生的朝晖夕阴 文学的气象万千——由《渡荆门送别》《旅夜书怀》颔联生发的对比阅读
《中学语文》2018年第31期46-48,共3页袁海锋 
《渡荆门送别》《旅夜书怀》分别入选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两首诗的颔联出现了某种巧合的言语"撞车"——"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对于李白杜甫级别的诗人而言,这绝非偶然的寻常手笔;对于语文教学而...
关键词:荆门 人生 阅读 生发 气象 文学 语文教学 教学资源 
杜甫《秋兴八首》其八颔联之倒装修辞被引量:2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56-59,共4页冉渝 
杜甫《秋兴八首》是其七言律诗成熟的代表,其中第八首颔联"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因其独特的句法结构而为世人惊叹,具体来说就是使用了倒装修辞。倒装修辞的使用与语法规则有关,有其语言学上的理据,同时还与杜甫的创作心态有关...
关键词:杜甫 《秋兴八首》 倒装 创作心态 审美效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