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体标记

作品数:42被引量:7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甘于恩杜轶李慧敏胡松柏张培翠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方言学报》《语文学刊》《现代外语》《萍乡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安徽省社科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语言模型新兴语法解读能力评估:以完成体“有”为例被引量:1
《昆明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30-39,共10页李富强 康兴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23JHQ038);中国科学院大学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文章评估ChatGPT 4.o、文心一言3.5、Monica以及Claude Instant这4类大语言模型在解读语法标记时的表现,特别是它们对汉语新兴完成体标记“有”的解读能力,同时辅以人类解读能力作为评估基线。结果表明,尽管新一代大语言模型在语法解读...
关键词:大语言模型 语法解读能力 完成体标记 “有” 
学龄前孤独谱系障碍儿童汉语完成体标记的在线加工研究
《现代外语》2023年第5期624-636,共13页谢芊芊 苏怡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自闭症学前儿童词汇-语义核心原则习得追踪研究”(20BYY086)的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采用多通道优先注视眼动范式,对比考察了学龄前孤独谱系障碍(简称ASD)儿童与整体语言表达水平匹配的典型发展(简称TD)儿童对汉语完成体标记“了”的在线加工能力。研究发现,虽然ASD儿童的体标记产出缺损,却能正确理解“了”的完...
关键词:孤独谱系障碍儿童 完成体标记“了” 语言理解 在线加工 
汉语时体标记“了”“着”的语义演变方向被引量:1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12-21,共10页梁银峰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言语互动视角下古汉语语气词的功能、运用及相关演变研究”(2022BYY002)。
汉语时体标记“了”“着”的语义演变方向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解决。关于时体标记“了”的语义演变方向,主要涉及“完毕”义动词“了”、完成体标记“了1”和完成体标记“了2”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完成体标记“了1”和完成体标记“了2...
关键词:  完成体标记 完整体标记 持续体标记 进行体标记 
河北孟村方言动词的语法变调
《中国方言学报》2022年第1期131-139,共9页董淑慧 肖宏伟 
河北孟村方言动词通过语法变调表达四类语法意义:完成体标记、持续体标记、终点格标记和情态程度补语标记。从语法化角度说,语法变调是词内屈折,是语法化发展的一个阶段。从语法变调这一现象在河北省地理分布情况看,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
关键词:河北孟村方言 语法变调 完成体标记 终点格标记 
广东阳春粤方言中的完成体标记“逋”
《中国方言学报》2022年第1期177-186,共10页胡伟 甘于恩 梁桦圳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粤、闽、客诸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研究”(13AYY001);广东省社科项目“广州粤方言数据库建设与语言地图研究”(GD16CZW04);广州市社科项目“广州方言历史演变与地理语言学研究”(2016GZY21)
阳春粤方言中,“逋”的位置可以处于动宾之间或动补结构后,也可以置于句末或停顿之前。“逋”在动宾结构中灵活变换位置的原因是“逋”可归入“了_(行1)”和“了_(行2)”两个范围,“逋”的后置实际上是将“了_(行1)”的用法变换成了“...
关键词:阳春粤方言 完成体标记 逋[pou¬] 三域理论 
湖南洞绥片赣方言完成体标记比较研究
《语文学刊》2022年第6期56-62,共7页胡健贞 邹晓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湖南及周边省区汉语虞词时空立体研究及数据库建设”(21&ZD291);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湘西濒危语言研究”(19A406);湖南省社科项目“民族地区地方普通话语音调查及声学数据库建设”(19JD53);湖南省湘西民族语言研究基地开放基金招标项目“赣语绥宁方言重叠式名词研究”(MZYY2205)。
湖南洞绥片赣方言脱离江西赣方言独立发展,与周边湘方言相互接触,该片的研究,以洞口赣方言调查成果最深,但片区对比研究成果尚未展现。文章以洞绥片赣方言完成体为研究对象,选取洞口、绥宁、隆回三地完成体标记进行比较研究,在对方言点...
关键词:方言接触 湖南洞绥片赣方言 完成体标记 
广东信宜粤方言完成体标记“开”的多功能性及其探源
《南方论刊》2022年第5期81-83,共3页梁赟 
信宜粤方言存在完成体标记“开”,置于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但是现代广州话用“开”表示始续体。结合语法化理论方法,通过与现代广州话、北流话、早期粤、客方言以及信宜周边客家方言的比较,“开”语素具有动词、趋向补语、结果补语...
关键词:完成体标记  多功能性 语法接触 
广东肇庆方言表方式的动后助词“倒[tu■]”
《方言》2022年第1期59-69,共11页徐毅发 
文章讨论广东肇庆方言表示方式、途径的动后助词“倒[tu■]”,描写方式助词结构“NP+V+倒”的句法语义特征,包括:V须为单音节的方式动词;NP必须为V的受事论元,且NP不能出现在宾语位置;该格式多数出现于非现实句环境等。根据方言内部和...
关键词:广东肇庆 勾漏片粤语 方式助词 “倒[tu■]” 完成体标记 持续体标记 连动式 
唐五代完成体标记“得”与“了”的语篇功能差异被引量:2
《古汉语研究》2021年第2期68-78,127,共12页杜轶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BYY161);上海师范大学“比较语言学与汉语国际传播”团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唐五代完成体标记“得”前的谓词性成分一般为及物动词,表事件完成的“V得”多用于表述序列事件中的前一事件,该事件具有叙实性特征;同时期的完成体标记“了”,其前谓词性成分可以由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充任,“V了”用于表述...
关键词:完成体标记   语篇功能 唐五代 
扬州方言完成体标记“得”与普通话对比研究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8期59-60,共2页陈玉静 
扬州方言中完成体标记“得”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表完成的“了(即了1)”在搭配使用情况和投入句中的语义特征上存在异同。通过分析方言中“得”的性质和语用情况,并进行普方转换对比,得出只有在表达消极义的具体语境中,普通话中表完成的...
关键词:扬州方言 完成体标记 “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