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小说

作品数:23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子东王晶晶张秋子王跃洪林培源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岭南大学苏州大学伊犁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年时代》《西伯利亚研究》《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安徽省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索尔·贝娄晚期小说中“为人文而辩”主题分析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113-116,共4页黄婷婷 
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K2021A0452;安徽师范大学“高等学校一般国内访问学者”访学项目成果。
索尔·贝娄是美国杰出的文学家,其丰富的人生阅历、极具超前意识与批判精神的人文思想,对20世纪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均产生深厚的影响。索尔·贝娄的小说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研究其小说中的人文主题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文章从索尔·...
关键词:索尔·贝娄 晚期小说 为人文而辩 自由 
自然主义趋势下契诃夫晚期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以《农民》和《在峡谷里》为例
《西伯利亚研究》2022年第6期83-91,共9页柏洋 
19世纪,在对俄国农民形象及其生活习俗的细致刻画、心理塑造和情节紧凑抒写方面,真正达到巅峰的是契诃夫的小说。契诃夫早期对农民群体的描写是片段的、零散的,他的农民题材小说集中在晚期创作阶段。在《农民》和《在峡谷里》两篇具有...
关键词:契诃夫 农民主题 自然主义 去美学化 农民形象 
直面现实的人性与人生:汪曾祺晚期小说思想片论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11期120-122,共3页聂于超 
汪曾祺晚年的小说创作有前后两个高潮期,本文将其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的所有小说作为晚期小说的讨论范畴。通过分析发现,汪曾祺在晚期小说中改变了早期小说的理想化态度,他直面现实,一方面用各种“小恶”表现人性的幽暗和异化,另一方面...
关键词:汪曾祺 晚期小说 阴暗人性 苦闷人生 直面现实 
施赖纳《一个非洲农场的故事》中的反田园书写
《国外文学》2021年第2期146-153,160,共9页胡笑然 
2018年度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南非英语文学中成长小说的流变”(项目编号:2018NTSS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南非作家奥利芙·施赖纳于1883年出版的小说《一个非洲农场的故事》对非洲殖民地乡村的描写具有开创性意义。她一反维多利亚晚期最流行的探险小说和田园书写对非洲殖民的浪漫想象,通过"反田园书写"的方式对殖民主义文化发起了批判,并同...
关键词:施赖纳 反田园 维多利亚晚期小说 南非文学 非洲文学 
论赵树理晚期小说的风格(1957—1964)被引量: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4期108-125,共18页林培源 
作为《讲话》后最早被树立为"方向"的作家,赵树理与当代文学史的关系向来充满张力。1957—1964年,赵树理的晚期小说经历了转折,呈现出别样的叙事风格。这一转折与其早期的文学实践和"问题小说"既有连续又有断裂。这一时期的赵树理小说...
关键词:当代文学 赵树理 晚期小说 人民文学 
夏洛蒂·勃朗特晚期小说中的鬼魂、幻觉与互文被引量:2
《外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6期141-150,共10页张秋子 
夏洛蒂·勃朗特晚期的作品《谢利》与《维莱特》展现出丰富而相似的哥特元素,但一直被视作孤立的两部作品。实际上,两部小说中的幻觉与鬼魂等神秘元素构成了互相呼应的互文关系。其中,对鬼魂的书写讨论的是"真我"与"名我"的关系,勃朗特...
关键词:夏洛蒂·勃朗特 《谢利》 《维莱特》 鬼魂 幻觉 互文 
试论契诃夫晚期小说的开放式结局被引量:1
《俄罗斯文艺》2017年第2期109-114,共6页何冰琦 
契诃夫在创作晚期采用"留白"的艺术手法设置了不少戛然而止却意味深长的开放式结局,后者通过"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作用于读者,故而其开放式结局实现了作家的文学使命。本文归纳了契诃夫晚期小说的开放式结局,总结了开放式结...
关键词:契诃夫 晚期小说 开放式结局 
明晚期日常生活中的尚茶风俗——基于同期小说材料的考察被引量:1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85-91,共7页黄一斓 
在明晚期,随着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普遍喜好饮茶,明晚期小说对此类尚茶风俗多有描写。明晚期尚茶之风反映出日常饮食生活已由明初的节俭朴素转向丰盛奢侈。当时的有识之士对于日益铺张奢侈的饮食风尚甚为忧虑,虽极力倡导节约,但收...
关键词: 明晚期小说 日常生活 奢侈 
论萧红晚期小说中的家园眷恋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20-25,共6页贾颖妮 
萧红的晚期小说《后花园》《呼兰河传》《小城三月》是她阅尽人生沧桑后对曾深切体验过的世事的重新书写。这些作品一往情深地回望家园与童年,回归鲜活的个体生命体验,蕴含着对任性青春的反省和忏悔,显现了对女性解放的启蒙话语与革命...
关键词:萧红 晚期小说 家园 左翼 
论汪曾祺早期小说现代主义风格及对晚期写作影响
《青年时代》2016年第18期16-16,共1页王雪梅 
20世纪40年代,汪曾祺早期小说中有一类颇具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但是,1980年代复出之后,他的小说似乎完全隐去了其早期小说的现代主义特征。其实,其早期现代主义小说文本对汪曾祺晚期写作仍有深刻的影响,不过是以消隐而内化的现代...
关键词:汪曾祺 早期小说 晚期小说 现代主义 消隐 内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