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碑刻

作品数:46被引量:2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志生董宪臣刘志生刘志生吴文文更多>>
相关机构:惠州学院吉林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少年书法(少年版)》《唐山学院学报》《艺术大观》《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汉碑刻题名中的人际网络
《历史研究》2024年第8期4-12,13-23,M0003,共21页沈刚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秦至晋简牍所见地方行政史料汇编与研究”(20VJXT020)阶段性成果。
东汉碑刻题名表明立碑者彼此熟悉,他们遵循相应的规则共同立碑,其后有潜在的人际网络。故吏和门生不仅各自为府主或业师立碑,而且也能够突破身份和地域界限,共同刊石纪念主人。地方豪族为维护本地及个人利益,参加长吏的立碑活动,长吏亦...
关键词:东汉 碑刻 人际网络 豪族 政治 
东汉碑刻隶书的发展及其艺术影响
《美术教育研究》2023年第13期58-60,共3页张志强 
汉隶是我国书法艺术中的一种重要书体。汉隶的形成与发展既受实用因素的影响,又受艺术创作规律的影响,只有在汉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对其展开分析,才能够准确把握汉隶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东汉 碑刻隶书 
浅论《鲁峻碑》与东汉隶书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17期0126-0128,共3页杨露 
东汉是八分隶书入碑的鼎盛时期,隶书的发展达到高峰。此间丰碑巨碣,林立百数,昭示垂范,各臻妙境。《鲁峻碑》属于东汉碑刻中古雅一类,虽较之《张迁》、《礼器》等不为人熟知,但唐明皇、徐季海、翁方纲等历来书家对其均有临摹之功。本文...
关键词:鲁峻碑 隶书 东汉碑刻 碑学 
东汉碑刻成风原因探析
《美术文献》2020年第7期48-49,共2页郭方昊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极其辉煌的时代,书法艺术在两汉时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存的两汉刻石或拓本大约有400多种,但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东汉时期。究其原因,一是执政者提倡孝道,尊崇儒家;二是私学的兴盛和举孝廉使人们更加注重自身名...
关键词:东汉碑刻 士大夫  厚葬 
汉中《石门颂》:东汉四川人的书法杰作
《文史杂志》2020年第3期91-95,共5页唐林 
《石门颂》是东汉碑刻隶书的精品,全称《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也称《杨孟文颂》。刻石高327厘米,宽254厘米;2行,每行30或31字不等;凡660余字,为汉代摩崖字数最多者。其于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十一月刻于褒城县(今属陕西省汉中市...
关键词:司隶校尉 陕西省汉中市 四川人 《石门颂》 东汉碑刻 孟文 褒城县 汉中 
虚实相间:东汉碑刻中的祖先书写被引量:6
《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2期30-50,共21页沈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古代中国乡村治理与社会秩序研究”(18ZDA171)中期研究成果之一。
东汉碑刻文献对先秦远古祖先的书写多追溯祖先源头或姓氏由来,虽遵循先秦经典的形式而内容多玄远不经;对秦代和西汉近世祖先的描写强调支系流布,但也未必真实;对服属之内父祖的书写则以官职的高低有无为准,如实书写。碑主身份与祖先描...
关键词:东汉 碑刻 祖先 书写 
东汉碑刻的形制
《时代报告》2020年第5期32-33,共2页张斌世 
东汉章帝以前碑刻罕见,和、安以后刻石立碑之风渐起,至桓、灵时则达到极盛。凡碑碣、墓志、摩崖、石阙、石经、画像题字及其他杂刻,除南北朝以后因佛教盛行而出现的造像记、石经幢等外,几乎各种类型都具了。至今存世的汉代碑刻数量还多...
关键词:汉章帝 唐碑 石阙 石经幢 造像记 碑刻 书法史 南北朝 
浅析东汉碑刻中的“金石气”
《美术教育研究》2020年第9期28-29,共2页王藤藤 
"金石气"往往用来形容书法当中苍劲、古朴的书写效果,是当今形容书法美的一种表现方式.该文分析东汉碑刻当中的金石气息,根据碑刻现象,阐述其对后世尤其是清代书风的影响."金石气"古朴、沉厚,在书法作品适当加以表现,不失为一种高雅气质.
关键词:金石气 东汉碑刻 清末 古拙 
汉《礼器碑》解析(一)
《书法》2020年第1期148-151,共4页刘瑞鹏 
汉代隶书对后世影响甚大者当数东汉碑刻,尤其是桓帝、灵帝时期之碑刻,一般习称之"汉碑"即指此。因为在东汉之桓灵时期,官府大兴以刻石记功颂德,上下形成一时风气,出现了碑碣云起之局面。徐利明在《中国书法风格史》中指出:"当时(东汉)...
关键词:石阙 书法风格 徐利明 雕刻艺术品 东汉碑刻 刻石 碑碣 造型和装饰 
东汉碑刻中的书法意蕴
《月读》2020年第1期66-70,共5页葛承雍 
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为控制豪强地主的强大势力,除了进一步完善中央专制体制外,还在思想上提倡经学,宣扬道德,表彰节操,引用谶纬,以稳定封建秩序,维护自己的统治。因而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重名节的风气,纪功、嘉贤、表忠、旌孝的碑碣云...
关键词:封建统治者 豪强地主 歌功颂德 封建秩序 东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