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卫星不稳定性

作品数:678被引量:1577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房殿春来茂德罗元辉周晓东刘为纹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浙江大学青岛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医科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MMR蛋白在51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中国癌症杂志》2022年第12期1190-1198,共9页武全 郭静伟 雷雨馨 胡晓儒 王哲 
背景与目的: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相关的子宫内膜癌有着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手段。对新发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的方法检测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表达情况,可以有...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腺癌 错配修复缺陷 微卫星不稳定性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治疗 
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结直肠癌
《解剖科学进展》2020年第4期475-478,共4页孙颖 蔡新玲 殷红专 苏琪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02869)。
微卫星是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的重复碱基对组成的短DNA片段,容易发生插入或缺失突变。基因组中也存在DNA错配修复系统,其主要功能便是维持微卫星的稳定。当DNA错配修复系统缺陷时微卫星序列的长度会发生改变,称为微卫星不稳定性。Ⅱ期微卫...
关键词:肠癌患者 微卫星不稳定性 免疫治疗 疗效预测 结直肠癌 辅助化疗方案 缺失突变 氟尿嘧啶 
非整倍体,MSI,TLS与肿瘤
《解剖科学进展》2013年第5期447-450,共4页梁晨曦 于爱鸣 
肿瘤发生的机制多种多样,其中非整倍体细胞导致的肿瘤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非整倍体的细胞可以抑制肿瘤的发生。某些致癌因素可以引起细胞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的发生,而MSI可以通过框移突...
关键词:非整倍体细胞 肿瘤发生 MSI TLS DNA损伤 微卫星不稳定性 DNA合成 抑制肿瘤 
染色体遗传不稳定性在宫颈癌病因中的研究被引量:1
《中国全科医学》2010年第29期3245-3247,共3页刘岿然 赵敏 张淑兰 
2008年辽宁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计划(2008862);200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叁等奖(200903124P0806)
目的分析宫颈癌组织3号染色体的杂合性丢失(LOH)、微卫星不稳定性(MI)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遗传不稳定性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D3S1234、D3S1300、D3S1481三个微卫星位点,应用PCR-聚丙烯酰胺-银染技术对67例...
关键词:宫颈肿瘤 杂合子丢失 微卫星不稳定性 遗传不稳定性 
子宫颈癌组织中线粒体DNA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年第2期153-154,共2页李海霞 鲁艳明 温冬雪 张淑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191);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2008225004);盛京自由研究者计划(200806)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生率与病死率居世界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宫颈癌发病的分子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线粒体DNA(mtDNA)是细胞核外惟一的遗传物质,比核DNA更容易突变,突变率约为核DNA的10倍^[1],突变形式包括缺失、...
关键词:DNA微卫星不稳定性 宫颈癌组织 线粒体 妇科恶性肿瘤 女性恶性肿瘤 核DNA DNA序列 突变率 
子宫内膜癌中抑癌基因PTEN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119-122,共4页赵岩 刘岿然 张淑兰 
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资助项目(05L54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抑癌基因PTEN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实验组中5个微卫星位点的微卫星不稳定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和DNA序列分析法,检测40例...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PTEN 突变 DNA卫星 
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在大肠癌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年第6期521-523,共3页徐德魁 于洪波 郑长青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将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用于大肠癌的研究,取得一些进展,本文针对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在大肠癌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大肠癌 微卫星不稳定性 应用 
上皮性卵巢癌中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实用肿瘤杂志》2008年第3期223-228,共6页沈文静 戴冬秋 郭科军 张勇 李雪梅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硝酸银染色法检测63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相应的41例盆腹腔转移灶及10例癌旁卵巢组织中MSI状态...
关键词:卵巢肿瘤 基因 肿瘤抑制 DNA 遗传标记 
散发性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表达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年第10期772-775,共4页赵岩 张淑兰 杨清 
辽宁省教委青年基金(05L549)
目的:分析散发性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s instability,MSI)与错配修复基因hMLH1表达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错配修复...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代谢 HMLH1 DNA卫星 DNA修复 免疫组织化学 
宫颈上皮内瘤变染色体遗传不稳定性的研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年第22期77-79,共3页刘岿然 冯天达 张淑兰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3号、10号染色体的HPV感染状态、杂合性丢失(LOH)、微卫星不稳定性(MI),以寻求CIN进展为宫颈癌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D3S1234,D3S1300,D10S541和D10S16874个微卫星位点,应用PCR-聚丙烯酰胺-银染技术对87...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杂合性丢失 微卫星不稳定性 遗传不稳定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