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智慧

作品数:18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肖黎民宁静景天星更多>>
相关机构:忻州师范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五台山》《佛学研究》《法音》《文艺生活(艺术中国)》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赞文殊智慧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8年第2期54-54,共1页久美次成 
关键词:文殊 
文殊智慧
《五台山》2015年第3期50-55,共6页彭图 
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文殊菩萨主司智慧,是佛智的代表和般若的化身。据佛典记载,文殊菩萨是大乘空义的奠基人,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年,始自《华严》,终于《涅槃》,凡是大乘法会,皆有文殊参加。文殊辅助释迦牟尼,宣传大乘佛教思想,做出...
关键词:文殊 大乘佛教 华严 入不二法门 第一义谛 佛智 维摩诘 阿阇世王 乘三 铁围山 
从“文殊信仰”到“文殊智慧”——关于“文殊师利”的研究方法反思被引量:2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7-11,共5页景天星 
文殊师利身份重重,但一般从其作为菩萨的身份来称呼,对这种身份的辨析需借助于经典记载和文献学的研究方法。针对文殊菩萨,有不同的学术概念"文殊信仰"和"文殊智慧"。"文殊信仰"一词运用广泛,传统上也多用文献学方法展开研究,但要回答"...
关键词:文殊菩萨 文殊信仰 文殊智慧 研究方法 
本期导读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文殊智慧 五台山 宗教圣地 导读 阅读辅导 
文殊智慧中的和谐原理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7-8,27,共3页肖黎民 
文殊通过“六妙”智慧与空相应、与真相冥、与外相通、与内相融、与人相和、与物相谐,从而大而化之、圆而通之、等而齐之、和而谐之,进而获得超越之意、和谐之理、圆融之境、自在之法和善转之力。这既是对文殊智慧本义的系统还原,也是...
关键词:文殊智慧 六妙法门 和谐原理 佛教哲学 人文精神 
元学:文殊智慧的反本开新与哲学转世
《五台山》2006年第12期54-56,共3页肖黎民 
中国传统学者最后总喜欢做的事情是;统之以宗,会之以元。
关键词:文殊智慧 转世 哲学 元学 中国传统 
《五台山》2006年总目录
《五台山》2006年第12期77-80,共4页
关键词:五台山 文殊智慧 张玉良 广清凉传 叶文福 续清凉传 安建华 
文殊智慧中的“超绝”之境
《五台山》2006年第10期71-72,共2页肖黎民 
老子言:为学日增,为道日损。如果我们还欲继续进行深度提炼或“损而又损”式的简化的话,那么。文殊智慧精神的特质还在其将终极关怀和超验之问推到了一种“超绝”之境。
关键词:文殊智慧 终极关怀 为学 老子 超验精神 
现代判教:文殊智慧的佛学定位
《五台山》2006年第8期56-57,共2页肖黎民 
通过对文殊智慧哲学的还原与重构.我们可以发现它已经构成了一个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实践论五论俱全、上下融贯的自组织佛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想活用佛教的判教方式.为文殊智慧哲学作一个也许不大准确的佛学定位。
关键词:佛学 智慧 判教 现代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价值论 实践论 自组织 
文殊智慧中的“和谐”原理
《五台山》2006年第6期62-64,共3页肖黎民 
“文殊”的梵语意译即为“妙”,以彰其智慧“妙不可言”和“不可思议”。文殊智慧不仅是指“文殊的智慧”,作为佛家智慧的代表和般若的象征,文殊智慧同时也是佛陀智慧。或者更准确些说,所谓文殊智慧就是带有鲜明的文殊个性印记和语...
关键词:智慧 “和谐” 原理 “妙” 般若 梵语 佛陀 行为 佛典 大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