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作品数:2192被引量:46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复员陈铭陈冬至邓东温长路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河南省通许县果树蔬菜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家庭医生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立冬至,酸菜香
《家庭医生》2024年第21期1-1,共1页凌茜雯 
腌酸菜,是过去东北人特有的“入冬仪式”。各家各户的院子空地上,都会整整齐齐地码着一棵棵大白菜,仿佛一个个裹着绿色强裸的大胖娃娃,结实可爱。晾晒几天后,白菜外层叶子变软,就到腌酸菜的时候了。抬出酸菜缸,一层白菜一层盐,倒入清水...
关键词:叶子 酸菜 白菜 
冬至温补,必吃羊肉
《中国家庭医生》2022年第24期34-35,共2页石磊 
“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冬至过后,中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了。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此后太阳高度回升,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日增长,...
关键词:太阳高度 往返运动 阴阳之气 冬至 黑夜 北半球 
来碗热汤,阳气满满
《中国家庭医生》2022年第24期1-1,共1页凌茜雯 
又到冬至,昼最短,夜最长,阴盛阳衰。正所谓否极泰来,阳气最衰微时,也是即将萌发时,是故云“冬至一阳生”。这时候,最需要好好呵护阳气,助其生发,方有力量抵御接下来的小寒、大寒。东汉医圣张仲景有一方“当归生姜羊肉汤”,冬至养生最相宜。
关键词:医圣张仲景 当归生姜羊肉汤 阳气 阴盛阳衰 冬至 
“黄胖子”,汤圆里的万人迷
《中国家庭医生》2021年第24期22-22,共1页韦琼曼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在南方,冬至吃汤圆是自古以来的旧俗。今年最火的汤圆爆款,非“大黄米汤圆”莫属。黄澄澄、圆滚滚,这个“黄胖子”太可爱了!不只颜值在线,还更健康。
关键词:汤圆 冬至 大黄米 
冬至是一道坎
《中国家庭医生》2021年第24期1-1,共1页凌茜雯 
年纪渐长,往往会对冬至心存敬畏。冬至日,阴气最盛、阳气最衰,寒意入骨。同时,否极泰来,阳气也开始萌生。正是阴阳交替之时。好比开车遇到急转弯,最考验车手技巧。底盘要稳、控制要得当,才能避免翻车。
关键词:否极泰来 冬至 阳气 
团圆节,合家打糍粑
《中国家庭医生》2020年第24期1-1,共1页凌茜雯 
每到冬至,争论又起。北方人说,得吃饺子,正道是“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南方人说,要吃汤圆,团团圆圆。其实,除了饺子、汤圆之外,还有一种好玩又好吃的冬至食物——糍耙。打糍耙,是一些南方农村的冬至习俗。将糯米蒸熟,倒入...
关键词:南方人 蒸熟 汤圆 饺子 一遍遍 糯米 团团圆圆 冬至 
冬令进补,给孩子这样补才靠谱
《中国家庭医生》2019年第23期57-57,共1页
大雪至,冬至临近,意味着冬季过半。俗话说“冬令进补,来年打虎”,眼瞅着熊孩子要放寒假了,家长们严阵以待,“给孩子补补身子”便被提上日程。
关键词:冬令进补 冬至 熊孩子 
三九寒天,吃肉晒背
《中国家庭医生》2019年第24期1-1,共1页凌茜雯 
冬至一阳生 冬至,是三九寒天的开始,也是一年当中,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日子。往后,阳气逐渐萌生。人体是自然的“小跟班”,体内的阳气也踩着节奏,开始生发。此时,最应呵护阳气,助其蓬勃。
关键词:阴气 阳气 冬至 三九 
冬至,为何要吃馄饨
《中国家庭医生》2018年第24期70-70,共1页林素素 
俗语云,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是吃馄饨的日子。—咦,不是该吃饺子吗?肯定有北方人这么问。其实,冬至吃饺子,还真的是后来才有的习俗。最早的饺子,大概在宋代才出现。那时,开始有“角子”“角儿”的记载,这被视作“饺子”一词的雏形。...
关键词:馄饨 冬至 饺子 南北朝 
为何“冬至大过年”
《中国家庭医生》2017年第24期70-70,共1页凌茜雯 
在南方,有“冬至大过年”之说。冬至这天,一家人须穿得整整齐齐,祭拜祖先,宰鸡杀鸭,团团围坐吃汤圆,俗称“过冬”。热闹喜庆,不下于过年。二十四节气中,唯有冬至如此隆重。缘何?其实,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冬至本来就是过年...
关键词:冬至 二十四节气 风俗习惯 文化传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