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接受史

作品数:33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自虎李剑锋刘磊陈文忠涂波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读书》《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保定学院学报》《江汉论坛》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读者接受”:文学史范式的新突破——浅论姚斯“接受美学”思想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3年第6期254-256,共3页叶丛榕 
姚斯的“接受美学”,渊源于伽达默尔的理论,部分也受到包括结构主义在内的形式主义学派的影响。接受美学有三个重要概念:文学历史性、期待视野、文学演变。“文学历史性”概念最具根本性,它是伽达默尔“理解”的历史性概念在文学史范围...
关键词:姚斯 接受美学 文学接受史 
论沃迪奇卡对文学接受史的结构主义符号学批判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121-128,共8页匡存玖 
教育部人文社科2019年度青年项目“东欧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研究”(19YJC752013)阶段性成果。
布拉格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沃迪奇卡将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融合,建构了一种“辩证、动态”的结构主义类型学理论。他把文学史视为一种不断发展演变的结构功能符号系统,全面推进了文学史结构主义、文学史的具体化过程和文学接受的结构功...
关键词:沃迪奇卡 文学史接受史 结构主义符号学 
曾巩文学接受史研究
《广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167-180,共14页张洲 
“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文学接受史可分为效果史、阐述史及影响史三个方面。接受效果史中,宋代曾巩文名重于诗名,道誉与文才相为倚重。元代其诗歌成就得到重新认知。明代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文名达到新的高峰。清代对其推重和质疑...
关键词:曾巩 唐宋八大家 文学接受史 接受美学 
《清代宋词学研究》的意义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2022年第1期191-194,共4页顾农 
作家创作出文学作品来,不可能完全是自娱自乐,总是要给受众以视听之娱,从中获得益处,所以作家作品固然是文学研究工作者必然注意的题中先有之义,而读者的接受亦复十分重要。惟其如此,时下文学接受史、批评史、研究史之类层出不穷,而且...
关键词:文学作品 批评史 文学接受史 宋词学 作家作品 作家创作 自娱自乐 
文学接受史:一种文学史的写作实践——评高淮生教授“红学学案”系列成果的文学史写作价值被引量:1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61-66,共6页陈长利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8YJC752024)。
高淮生教授“红学学案”系列成果自产生以来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反响,深入系统总结其学术价值,对文学史包括“红学史”写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把“红学学案”系列成果的文学史写作价值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认为它是一种文学接受史或效果史的...
关键词:红学学案 文学接受史 现代学案 方法论 
论释惠洪对陶渊明接受的承袭与创见被引量: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34-46,共13页陈莜烨 
北宋诗僧释惠洪推崇陶渊明诗文,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惠洪结合“文字禅”理论对“无弦琴”的双重玄学意蕴进行的解读,契合陶渊明的玄学思维以及魏晋“言意之辨”的思想内涵。在诗文风貌评价上,他首次提出“彭泽诗中图画”的创...
关键词:宋代文学 文学接受史 惠洪 陶渊明 无弦琴 诗中图画 三教合流 
从接受美学看《乔厂长上任记》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5期57-58,共2页周妍 
《乔厂长上任记》可谓是改革文学的开山之作,一直以来倍受学者关注。蒋子龙在作品中向读者呈现了一个工厂改革开始到成功的过程,给人们带来了改革的信心。本文采用接受美学的理论,试从期待视野、文本空白性和读者接受史三个方面分析这...
关键词: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 空白 文学接受史 
文学接受史视域下的李煜词平议
《保定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66-72,共7页王立娟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词体学研究”(HB19ZW018)
在唐五代到北宋的词体演进过程中,李煜词的变化引起后代研究者的注意,王国维甚至认为其词一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但是,李煜词并没有发生质变,其创作者身份仍是贵族。实际上,李煜词在词学史上的变化并没有被强调学养的宋...
关键词:李煜词 文学接受 词体 词史 
译介之道与文之道
《读书》2019年第11期71-79,共9页孙郁 
国人有意识地译介域外文学,不过百余年历史。我们要了解译者的心得、审美观念,有时就不得不看那些序跋的文字。序跋之文,向被视为小道,章太炎说此种文体,一直被古人所轻。近来已有人将序跋看作文学批评的一种体例,想起来并非没有道理。...
关键词:译介 道与文 文学批评 文学接受史 审美观念 有意识 序跋 章太炎 
接受美学和中国化的文学接受史范式
《湘南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47-51,共5页文浩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历史经验研究"(18ZDA278)
新时期以来,接受美学和广义的"重写文学史"学术浪潮发生交融互动。姚斯的接受之维帮助中国的文学史研究者调和文学历史性和审美性之间的矛盾。基于此,中国化的文学接受史范式针对旧有文学史格局实现了重要的转向,并成为新时期中国特色...
关键词:中国特色文论 文学接受史 文学历史性 文学审美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