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阶级性

作品数:10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曹振华吴艳季水河汪鹏曹振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莲池周刊》《学习论坛》《外国语言与文化》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鲁迅与梁实秋: 从“文学阶级性”看20世纪中国文学走向
《莲池周刊》2024年第24期0025-0027,共3页杨典瑛 
鲁迅与梁实秋的文学阶级性论争是 20 世纪中 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这场论争不仅是一场文学 理念之争,更体现了对中国社会现实、中国文化命运 的深刻思考。本文将深入分析这场论争的来龙去 脉,探讨其背后的理论逻辑和现实意义,以期对这...
鲁迅与梁实秋文学阶级性论争的理论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4期61-62,共2页曹振华 苏丽娜 
在现代文学史教学中,述及鲁迅与梁实秋之间的文学阶级性论争时,往往简单地称鲁迅是主张文学表现阶级性的“阶级论”者,梁实秋是主张文学表现人性的“人性论”者。
关键词:梁实秋 阶级论 现代文学史教学 人性论 表现人性 阶级性 鲁迅 论争 
鲁迅与梁实秋文学阶级性论争的理论意义
《山东社会科学》2023年第12期52-60,共9页曹振华 苏丽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左联’文论及其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ZD281);山东省第二批齐鲁文化名家项目“改革开放四十年鲁迅研究热点问题综论”的阶段性成果。
鲁迅的文学阶级性主张在现代历史上与现实政治关联紧密,因此长期在政治层面备受推崇。但这种推崇只是肯定其斗争性,遮蔽了其理论的完整性与超越性。由此导致在拨乱反正的年代,鲁迅对梁实秋理论的批判被当成斗争理论遭遇误读、质疑。在...
关键词:鲁迅 梁实秋 文学阶级性 人性论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考察文学阶级性的三个维度
《外国语言与文化》2018年第4期11-23,共13页季水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11AZD048)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文学阶级性的考察包含三个维度。一是主体维度,肯定作为创作主体的文学家都有阶级立场,他们生在阶级社会中不可能超越阶级性,总会成为一定阶级的代言人并为特定的阶级服务;二是客体维度,阶级社会中的生活与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阶级性 维度 
萨义德东方学语境下的梁实秋常态人性文学观
《三峡论坛》2014年第5期102-105,115,共5页汪鹏 张蕾蕾 
梁实秋"常态人性"文学观有着为东方或本民族传统文化辩护的特质,这表现为:新文学在发生学上是建立在对本民族传统的遮蔽基础之上的;有关阶级的"革命文学"其实质是对东方文学作了"他者"的解读;批评即是判断,批评的个性化、随意性和平民...
关键词:东方学 常态人性 传统 文学阶级性 判断 
文学阶级性论说的困境与理路——从梁实秋与鲁迅论争说起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04-109,共6页曹露丹 傅宗洪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坛上,梁实秋与鲁迅发生了长达八年的论战,文学是否具有阶级性是两人争论的焦点之一。梁实秋认为文学不具有阶级性,文学反映的是人性;鲁迅则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本文立足于两人争论的具体文献资料,通过分析两人论战...
关键词:文学 阶级性 超阶级 人性 
从《小红帽》的改写看社会变迁对文学的影响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年第6期92-93,共2页吴艳 
2014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改写理论视阈下的外国文学汉译研究》(12542186)阶段性成果
《小红帽》是由成人故事改写而成的儿童文学,并且有三个不同的版本。这三个版本的故事情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及意识形态。本文通过对这三个版本进行比较来阐述社会的变迁对文学的影响,以及文学作品本身阶级性的体现。
关键词:社会变迁 文学阶级性 小红帽 
鲁迅同“第三种人”的笔战今论被引量:1
《学习论坛》1998年第7期42-43,共2页赵冰波 
以苏汶、戴望舒为首的"第三种人"的理论一直被视为与无产阶级文艺相对抗的理论,对鲁迅同他们的笔战,后人长时期过多地强调鲁迅战斗性的一面,笔者认为"第三种人"虽然对左翼作家及文艺大众化问题认识有误,但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实践性...
关键词: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文艺大众化 鲁迅 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者 艺术 左翼作家 戴望舒 文学阶级性 
文艺理论学科建设历史的思索
《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年第2期91-98,共8页毛庆其 
文艺理论学科总是随着历史推移而不断更新.目前处于新时期,文艺理论学科应该有新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只能是在既定的历史基础上的演进,因为人们无法割断现实与历史的联系.文艺理论学科建设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一项是文学概论或文学理论...
关键词:创作方法 文艺理论教学 《概论》 文学作品 作家 学科建设 教材体系 文学阶级性 《文学概论》 现社会生活 
“第三种人”新探被引量:3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22-28,36,共8页吉明学 
三十年代初,当左翼理论家与“自由人”胡秋原所展开的一场关于“文艺自由”问题的大论辩正趋向高湖的时候,《现代》月刊编辑之一的苏汶,带着他那引人注目的《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的文章参加了论辩。他自称是“第三种...
关键词:左翼文坛 文艺自由 论辩 左翼理论家 小资产阶级 文学阶级性 鲁迅 无产阶级文学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左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