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视盲

作品数:25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会杰郭立亚朱瑜郭亚宁葛国宏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包装工程》《社会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驾驶员选择性注意过程中的规则图式启动效应
《心理学报》2021年第12期1310-1320,共11页袁璐一 常若松 马锦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L3自动驾驶车辆驾驶员被动疲劳的心理机制及调控研究”(项目编号:20YJC190015)。
本研究将驾驶无意视盲范式与交通违规事件识别任务相结合,通过两个实验分别探究任务性质(有提示、无提示)和规则图式训练(训练、未训练)对驾驶员识别交通信号和违规事件的影响。结果发现,交通规则提示能够提高有经验的驾驶员识别交通信...
关键词:任务性质 驾驶经验 驾驶图式 交通信息 无意视盲 
面孔情绪与面孔年龄对5-6岁幼儿无意视盲的影响
《幼儿教育》2021年第27期14-17,共4页陈芳芳 王佳乐 
幼儿对不同情绪面孔与年龄面孔的注意偏向是个体社会性认知发展的一种重要表现。本研究采用经典的无意视盲范式,通过2(情绪效价:开心,愤怒)×2(面孔年龄:成人面孔,幼儿面孔)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考察108名5-6岁幼儿对不同情绪面孔和年...
关键词:5-6岁幼儿 无意视盲 面孔情绪 面孔年龄 
言语工作记忆负载与言语知觉负载对汉字无意视盲的影响
《知识窗(教师版)》2021年第18期28-29,共2页王立昭 韩庆国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课题项目“基于多元家庭背景下的大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自杀风险的研究”,项目编号:19X0602。
本文基于静态的范例和无意式模式的辨识,进行了一个工作纪律负载的考核和一个言语之决的考察,并研究了它们对汉字无意识盲的影响。
关键词:工作记忆负载 知觉负载 无意视盲 
情绪效价与面孔类型对幼儿无意视盲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年第2期153-158,共6页王佳乐 张慧 杨敏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20C090003)
幼儿对不同的情绪面孔图片存在不同的注意偏向,考察情绪效价与面孔类型对幼儿无意视盲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幼儿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本研究采用静态无意视盲的实验范式,通过2(面孔类型:符号化卡通、真人)×2(情绪效价:积极...
关键词:无意视盲 幼儿 卡通面孔 真人面孔 情绪效价 
幼儿对威胁剌激的注意偏向研究——来自无意视盲的证据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20年第6期41-45,共5页王芬 张慧 吴美霞 倪慧芳 陈芳芳 王欣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威胁刺激类型对儿童无意视盲的影响:从行为到神经机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LQ20C090003。
本研究采用经典无意视盲范式,探讨幼儿对威胁刺激与非威胁刺激的注意觉察情况,结果发现,在两种刺激呈现时间条件下,幼儿对威胁刺激与非威胁刺激的平均觉察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刺激呈现时间对幼儿平均觉察率存在显著影响,刺激呈现时间越...
关键词:幼儿 威胁刺激 非威胁刺激 注意偏向 
言语工作记忆负载与言语知觉负载对颜色无意视盲的影响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年第4期34-37,共4页王立昭 韩庆国 
无意视盲是指当人们专注于某事时,往往注意不到出现在眼前的其它刺激的现象。本研究以工作记忆的多重加工系统为出发点,操纵了言语工作记忆负载和言语知觉负载,使得工作记忆占用资源与目标刺激加工所需资源相同,均属于言语加工任务,而...
关键词:工作记忆负载 知觉负载 无意义视盲 
驾驶员为何对道路关键事件“视而不见”?——“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加工机制的交互作用被引量:5
《心理科学进展》2019年第3期557-570,共14页袁璐一 常若松 马锦飞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车载广播对汽车驾驶员警觉的影响机制研究"(201601242);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驾驶员归因倾向对攻击性驾驶行为的影响"(W201683617)
驾驶员"视而不见"错误是指驾驶员的视线虽然指向道路上的危险目标,却没有知觉到其存在,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本文首先在注意计算框架内,分别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加工机制探讨诱发驾驶员"视而不见"错误的主要因素,该框架解释力...
关键词:感知凸显性 心理工作负荷 注意定势 驾驶图式 无意视盲 
体育专门训练对无意视盲的影响:定向越野运动员与普通群体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494-500,513,共8页朱瑜 许翀 郭立亚 王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7BTY090)
当注意力集中于视场的某一对象或事件时,可能无法觉察视场中的非预想性刺激,这一现象被称为无意视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IB)。采用IB的静态研究范式,通过设置不注意、注意分配和全注意3种注意试次条件,探讨经过长期体育专门训练...
关键词:无意视盲 非预想性刺激 加工能力 工作记忆负荷 运动训练 
基于无意视盲的运动类APP界面设计研究被引量:6
《包装工程》2017年第24期130-136,共7页龙娟娟 闫北歌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基于心流体验理论的运动健身类APP交互设计研究"(2016SJD760046);江南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基于安卓平台的校园运动社交趣味APP开发"(201710295034);江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2010WQNO15)
目的运用无意视盲现象的研究成果探讨运动类APP界面设计提升用户体验。方法将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无意视盲"概念引入到运动类APP界面设计中,结合Green影响无意视盲的四因素模型,探讨其指导运动类APP界面设计的可能性。结论通过研究影响无...
关键词:无意视盲 运动类APP 界面设计 
非期望刺激的生态意义信息对无意视盲的影响:情绪效价和精细程度的作用被引量:2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年第6期661-667,共7页葛国宏 金一波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EA130242);宁波大学学科项目(XKW141010)
采用Most(2000)的持续动态的实验范式,以圆圈、抽象面孔和真实面孔为非期望刺激,研究其生态意义信息对无意视盲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对于正性面孔和中性面孔,被试对负性面孔作为非期望刺激时的觉察率更高;而对正性面孔和中性面孔作为...
关键词:无意视盲 非期望刺激 生态意义信息 注意捕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