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伦

作品数:282被引量:48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冯天瑜樊浩罗彩吴秀卿章启辉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儒家五伦思想下的“普爱”和墨子“兼爱”的现代价值——兼论其异同
《哲学进展》2025年第2期196-203,共8页徐曼琦 
儒家和墨家在爱的理念上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都表达了一种普遍的爱,但这种爱在具体的本质与内涵上仍具有差别。本文探讨了儒家五伦思想与墨子兼爱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两者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通过阐述儒家五伦思想下的“普爱”和墨...
关键词:五伦 等差之爱 兼爱 普爱 现代价值 
君子不以私害公
《今日浙江》2024年第12期62-62,共1页余足云 
《后汉书·第五伦列传》记载:一次,有人问第五伦:"你有私心吗?"第五伦回答说:"过去有人送我千里马,我虽然没有接受,但每次举荐官员时,心里总不能忘记此人,尽管最终也没推荐他."第五伦承认自己所谓的"私心",是指对朋友馈赠总想回报的友情...
关键词:君子 第五伦 至诚 私心 后汉书 千里马 馈赠 
由爱家而爱国:民国初年读书人关于政治与伦理的思考被引量:1
《广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117-131,共15页赵妍杰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近代中国家庭建设的思想与实践研究”(项目号22BZS102)的阶段性成果。
民国建立后,旧伦理在新共和体制下是否还有意义的现实问题促使不少时人重新思考和诠释家国关系。其中一部分读书人对民国初年道德真空导致的道德滑坡感到忧心忡忡,进而反思如何在强调自由平等的共和时代保存家庭伦理和社会凝聚力。爱家...
关键词:自由 平等 五伦 家国关系 
莫让好恶遮望眼
《少儿国学》2024年第4期2-5,共4页易爻 
东汉大臣第五伦是一个有名的公正无私的人。有人问第五伦:“你这人怕是没什么私情好恶吧?”第五伦回答说:“有的。”当初有人要送我一匹千里马,希望我能举荐他。我虽然没接受马,但之后每次推举官员时,总是想起他,我侄子生病,我每天晚上...
关键词:第五伦 千里马 好恶 接受 生病 
性善、五伦与爱物——孟子的思想要旨及其现代意义被引量:5
《道德与文明》2024年第1期75-85,共11页杨海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036);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重大课题(20GZGX03)。
孟子的思想要旨及其现代意义有三个方面值得反思:一是从人与自身的关系看,孟子讲性善、养心,涉及心态审美化,需要以无欲则刚的方式抵达美的境界;二是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孟子讲五伦、平治,涉及世态道德化,需要以孝敬父母的方式抵达善的...
关键词:孟子 思想要旨 心态审美化 世态道德化 生态自然化 
惟论是非,不徇好恶
《少儿国学》2024年第3期2-5,共4页易爻 
东汉大臣第五伦是有名的公正之人。有人问第五伦:“你这样的人,怕是没什么私情好恶(w)吧?”第五伦答道:“有的。当初有人想让我举荐他,要送我一匹千里马。我虽然没要马,但之后每次推举官员,总是想起他。我侄子生病,我每天晚上去探望,但...
关键词:第五伦 个人好恶 私情 千里马 生病 
专题讨论·师友之伦
《切磋集系列》2023年第1期235-238,共4页
执行主编按:儒家五伦观,今人有言之者,一则曰五伦不及于陌生人,而欲添一“我与陌生人之伦”以成“六伦”者;一则曰自今民主共和,世无君臣,而欲减去君臣一伦使成“四伦”者。此盖不知五伦乃为人与人关系之大且常,常者,经也,陌生人之为陌...
关键词:五伦 陌生人 君臣之义 人与人关系 民主共和 专题讨论 儒家 
师生关系不在五伦中吗?——从朱子对“人伦不及师”的回应入手
《切磋集系列》2023年第1期239-253,共15页曹海涛 
一、问题引入五伦是人伦之大者,而师生授受又意味着儒家之道的传续,因而,师生关系是至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种。但是,儒家的五伦思想中似乎并不包含师生关系,这是为什么呢?潘光旦曾从历史的角度提供一种外缘性的说明:“独立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 五伦思想 儒家之道 朱子 潘光旦 人伦 人际关系 问题引入 
明清时期的五伦图形象
《河北画报》2023年第20期59-61,共3页崔鹏程 
五伦图,又名“伦叙图”,指以凤凰、仙鹤、鸳鸯、鹡鸰、黄莺五种禽鸟,分别对应儒家思想中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种伦理关系的组合图像,常被运用到绘画、工艺美术等领域。五伦图以美学方式阐释人伦纲常,千百年间诸多名家习而绘之...
关键词:五伦图 花鸟画 明清 图像源流 
重视孝道,传递爱心
《青春期健康》2023年第19期81-81,共1页韩依钒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孔子曰:“孝,德之本也。”中国人素以孝美名远扬,很多孝道的故事被人们千古传颂。汉时举孝廉,唐时重孝道。如今,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应重视孝道,将其铭刻于心,使其生生不息,再沁新芳。古人有云:“镇...
关键词:修齐治平 五伦 孝道 奉养 幸福感 李密 举孝廉 负面影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