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社会

作品数:44被引量:6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朱义明张翅韩琳琳李红波韩琳琳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史学史研究》《政治思想史》《秦汉研究》《历史教学(下半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诗证史”经解与《毛诗序》的现实指向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79-84,共6页张守航 纳秀艳 
《毛诗序》是在两汉之际由众多传授者相继接力完成的。《毛诗序》作者受经世致用观念的影响,将西汉后妃与诸侯作为现实指向的两大主体,通过“以诗证史”的方式,在史诗互证的双向视域中,构建了一条由“诗”及经,依经取义的诗教路径,借此...
关键词:《毛诗序》 以诗证史 西汉社会 后妃 诸侯 
浅析西汉社会后期的三对矛盾被引量: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第9期30-31,共2页邓敏 
西汉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期,是探索封建社会统治的探索阶段。从统治者的实施措施中,可以看到西汉统治者在坚持探索的过程中有成功有失误,也有自救行为。西汉后期实施的某些措施加深了社会危机,激发了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统治阶级内部...
关键词:西汉后期 社会矛盾 
秦至西汉社会的“承天之明”与“尊贤重士”——从“圣”“贤”观念的角度出发被引量:1
《政治思想史》2018年第4期37-59,198,共24页戚裴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项目编号:07JJD770092)的阶段成果
"承天之明"和"尊贤重士"是取自《新语》和《汉书》的两句话,分别代表了君主承圣人之业以及要尊重属下两个维度。它们的背后,是秦至西汉社会对"圣""贤"观念理解的差别。不同帝王对于二者的诠释,使得国家朝着迥异的方向发展。秦的"以王为...
关键词:  君臣关系 
浅析西汉社会中儒家礼法文化的作用
《商》2015年第50期111-111,共1页熊凯 
儒家的礼法文化在西汉社会由最初不重视,由儒家的一代代学者提倡,到汉武帝时期占到了中心地位,对西汉的中央到地方的各方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影响还深入到了民间及乡里,对社会风气是一种导向作用。
关键词:儒家 礼法文化 意义 作用 
从历史角度看扬雄《反离骚》对屈原的评价被引量:1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0期168-169,共2页宫婕 
扬雄在《反离骚》中明确表达了对屈原的崇敬与肯定,对屈原投江表示深深惋惜。指出屈原行与思之间的矛盾,实是用另一种形式来表达自己政治上为人处世的原则:保存实力,避其锋芒,待时而动。二人都是有远大政治抱负的,只是所选择的途径不同...
关键词:《反离骚》 西汉社会 战国楚国 扬雄 
《礼记》中的孝观念在西汉社会的传承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88-91,共4页韩琳琳 
《礼记》中的孝观念在西汉社会得到传承,对西汉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约束与规范作用。这种传承主要表现为:孝亲与敬亲,即物质上赡养父母,精神上取悦父母;克己与尊长,包括爱护身体发肤与尊重长者;承志与复仇,即继承父辈之遗志,与血亲之仇...
关键词:礼记 孝观念西汉 传承 
《礼记》中的孝观念在西汉社会的变异——以西汉社会习俗的转变为例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2期146-148,共3页韩琳琳 
西汉人对《礼记》中的孝观念适时地做出了相应的变革,包括婚礼方面的改制、对丧葬形式的越发重视、祭祀意义的延伸、家长权利片面化加强的趋势等。
关键词:礼记 孝观念 西汉 变异 
论西汉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要任务及措施被引量:1
《求索》2011年第12期141-143,共3页周珊珊 徐锋 
西汉在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种财富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构建,而且体现在对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措施的选择上。西汉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主要通过"礼"的实施、选官制度和宣传教育三种途径进行,充分发挥了...
关键词:社会核心价值观 制礼 选官 宣教 
西汉社会的控制体系及其当代意义——董仲舒社会控制思想的启示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72-75,共4页康喆清 
西汉时期社会结构相对稳定,社会运转良好,这与董仲舒的社会控制思想关系密切。董仲舒社会控制思想的理念及建构方式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与启示。
关键词:董仲舒 社会控制 理论基础 当代意义 
西汉有限经济总量下的财富流动问题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13-117,共5页朱义明 
西汉社会处于一个几乎封闭的地理环境中,由于土地和人口的有限性以及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模式,决定了西汉社会经济总量的有限性,从而使社会财富的分配与流动成为这样一个社会中的重大问题。西汉的社会财富主要在政府集团、豪强集团...
关键词:西汉社会 农业经济 有限经济总量 财富流动 社会集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