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作品数:312被引量:735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黄燕玲向玲凛沈鸿赵永乐宋泽楠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古村落保护现状调查研究
《黑龙江粮食》2022年第12期80-82,共3页张亦弛 李本建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9XMZ068)。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古村落较为密集,地域特色鲜明。目前,对西南地区古村落研究,偏重于个案的研究,缺乏区域古村落的整体研究,古村落保护研究理论,往往囿于一地一案,眼光狭窄,难以超越区域视野,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网络问卷,以古村...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 古村落 保护现状 问卷调查 结果分析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古村落保护与现代化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被引量:8
《湖南包装》2022年第5期73-77,共5页李本建 邓梦玮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XMZ068)。
在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下,保护古村落特色文化成为振兴乡村地区的首要问题之一。西南地区的古村落蕴含着西南少数民族的地域性、文化性和历史性特色,从保护和发展两方面来推动古村落的发展,寻找古村落特色文化的传播与创新路径,推动...
关键词:西南地区 古村落 现代化 保护 发展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活态化”被引量:8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17-123,共7页杨浏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集、研究与利用”(项目编号:16ZDA157)
传统村落作为特殊的活态文化遗产须强调核心社区的价值认知,依据各自历史文化背景及环境进行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活态化"保护。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因地理位置、历史和社会等多种原因,自然生态保存完整且有较好的文化传承环境,其"活...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传统村落 活态化 社区营造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古村落保护与申遗研究被引量:5
《广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64-67,共4页刘志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少数民族特色古村落保护与申遗应对策略研究”(16BSH050)。
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古村落的聚集地。对于古村落文化遗产来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无疑是一个有效的保护与发展途径。然而,当前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古村落申遗的相关研究相对不足,所提出的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也不够科学。从...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特色古村落 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 文旅融合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运动系统健康风险族群体育锻炼行为研究
《灌篮》2020年第29期135-136,共2页陈玉凤 熊珂 王瑛莉 周国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健康风险族群体育干预及社会支持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8XTY008;吉首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资助;2018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XSP18YBC362)。
为了解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运动系统健康风险族群体育锻炼行为情况。通过多阶段、分层次整抽样方法,选取1500名运动系统健康风险族群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运动系统健康风险族群参加体育活动的比率较高,时间主要在傍晚和晚上。持续时间大多...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 运动系统健康风险族群 体育锻炼 
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家国情怀被引量:2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60-66,共7页何绍芬 钱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情感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9VSZ12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要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思政课教师的家国情怀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内涵要求十分丰富,需要我们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实际出发,采取正确的培育方法和途径,厚植思政...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 思政课教师 家国情怀 价值 内涵 培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造——以阿坝州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为视角的考察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61-68,共8页邓杰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萝卜羌寨‘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变异(1949-2009)”(15BMZ006);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建国初期川西羌区的土地改革与社会改造:以汶川县雁门乡为视角的考察”(QZY1713)
新中国成立初期,萝卜寨的土地高度集中于地富阶层,阶级分化、阶级矛盾很尖锐,阶级分化较为严重,这一状况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进入和新政权的建立而得以完全改观。通过社会改造,实现了雁门乡民族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的高...
关键词:民族地区 社会改造 向心力 凝聚力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的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基于云南M彝村的经验被引量:4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117-123,共7页刘芳 徐兴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学科体系的构建研究”(18BSH013);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项目“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研究创新团队”;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协商民主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实践研究”(2015Y422)
产业扶贫作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策略,事关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成败。M彝村通过开创“收租婆”+“雇佣工”的生计模式、“农业合作社”+“贫困户”帮扶联结模式与“公司”+“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三重策略,产业发展取...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产业扶贫 精准扶贫 
神圣与世俗:空间转换与自我表征——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石崇拜信仰考察被引量:4
《青海民族研究》2019年第2期222-228,共7页蒋楠楠 杨嘉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少数民族石崇拜文化的宗教人类学比较研究》(批准号:16XJZ003)阶段性成果
神圣与世俗是人类生命与精神在空间存在的两种维度和两种样式,二者间不仅有着理论上的辩证逻辑,而且有着生活中的现实关联。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羌族、仡佬族、苗族、白族以及藏族等少数民族均具有独特的石崇拜信仰,这些少数民族以'...
关键词:神圣与世俗 石崇拜信仰 西南少数民族 显圣物 空间转换 自我表征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的基层自治研究——以法治价值观为视角
《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第5期25-28,共4页陈慧妮 钟瑞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编纂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VHJ002)的研究成果
中国城乡接合部是在城市化背景下产生的,城乡接合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对国家成文法的接纳度长期以来都处于较弱的程度,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十九大胜利召开的背景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城乡接合部基层治...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 城乡接合部 基层自治 自治法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