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作品数:311被引量:733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黄燕玲向玲凛沈鸿赵永乐宋泽楠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桩冤案展开的1950年“半解放地区”情势回顾
《文史天地》2024年第10期8-15,共8页韦文扬 
这篇文章面世的时候,正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普天同庆的日子。常言道,打天下易,守天下难。打天下真的容易吗?且不说血雨腥风中党的一大,也不说井冈山时期的举步维艰,也不说长征路上的革路蓝缕,十四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中千百万志士仁人...
关键词:井冈山时期 诬告陷害 人民政权 解放军战士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长征路上 十四年抗战 土匪 
从清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演变看民族融合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论丛》2024年第3期57-63,共7页李昕璇 
清代对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营较之前代更加深入与彻底。在清政府将国家法不断渗透之下,西南地区习惯法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国家法取代,退居补充地位,这一点在当地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这一进程也深刻反映出西南地...
关键词:清代 西南地区 民事纠纷 民族融合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影视教育发展路径探索
《新西部》2024年第8期58-61,共4页李超 李瑛 李一来 
在中国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培养与合作,为中小学影视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如今,中小学影视教育已被视为国家在政策层面推进艺术教育的关键步骤。基于西...
关键词:影视教育 青少年儿童 中小学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教育事业的发展 发展路径探索 提供参考 政策层面 
基因图谱方法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手工艺资源的现状调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2024年第8期087-090,共4页何晓波 
本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特色乡村建设中手工艺产业活力提升研究(项目号:20XMZ075)的阶段性成果。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多样,厘清民族手工艺资源的存续现状及区位体系特点,是有效利用、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的关键。文章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白族扎染手工艺为例,梳理发展沿革和总结存续特...
关键词:白族扎染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基因图谱法 基因图谱法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混合嵌入模型视域下的跨民族经济体形成的路径与模式——以鹤庆白族银器业为例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4年第4期153-165,M0007,M0008,共15页游天龙 马倩 
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China Rural Social Survey)”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基于混合嵌入模型,采用历时性视角,分析云南鹤庆新华村的白族银器产业的发展历程。通过三阶段的详细分析,揭示了流动资本在微观层面的积累、中观市场机制的革新和宏观政策的支持对跨民族经济体不同时期的构建和发展的作用。本文不...
关键词:混合嵌入模型 跨民族经济体 白族银器产业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流动资本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新丝路》2024年第12期10-13,共4页余霞 
2021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都教育改革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项目自筹课题“优质均衡视角下民族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TCCXJY-2021-E56)。
文章在文献资料查阅分析和实地考察基础上,发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教育供需存在矛盾、忽视文化差异性和师资短缺等困境,针对以上困境,从精准投入教育资金、精准满足民众的教育需求及精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乡村教育振兴 西南民族地区 高质量发展 
见识宏深 谋划周详——鄂尔泰《改土归流疏》赏析
《秘书之友》2024年第3期43-45,共3页刘长悦 
2018年度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晚清小说中官场文体研究”(SK2018A022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民族关系和边疆治理问题。改土归流便是明清时期针对民族问题所制定的一项重要政治举措,通过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制度,设立流官治理,促使当地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融入中华...
关键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边疆治理 统一多民族国家 鄂尔泰 改土归流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政治举措 行动纲领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五镶碑”源流、结构研究——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民艺》2023年第5期68-73,共6页周力 
造型各异、雕刻精美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清代墓碑作为中国墓葬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墓葬形制的演变对研究民族地区人口迁移、民族融合、丧葬习俗、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由于不见史志统一的称谓以及方言口音的不同,在各地...
关键词:墓葬形制 五镶碑 改土归流 民族融合 
新媒体赋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教育的实践路径探析
《新闻研究导刊》2023年第16期173-175,共3页四郎联布 史诗扬 
2022年度天津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甘孜藏族自治州普通话教育及民族文化宣传平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10065338。
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推广普通话是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普及普通话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教育的现状调查入手,...
关键词:普通话教育 西南 少数民族地区 新媒体 推普 
黄土之下700多年的金戈铁马、玉帛笙歌 杨氏墓群揭秘的播州往事
《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第6期114-133,共20页陈季君 邢祥煜 赵揭宇(摄影) 
在去年公布的“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中,贵州省共有4项入选,其中两项都与遵义有关,分别为海龙屯遗址与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早在2015年海龙屯作为“中国土司遗址”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它已经获得了世人的热切关注。但你是...
关键词:考古新发现 世界文化遗产 播州杨氏 土司遗址 杨氏家族 墓群 抗蒙战争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