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校

作品数:155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晶晶赵景勃王永恩冯伟李如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史精华》《台声》《当代电视》《陕西教育(教学)》更多>>
相关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田汉与四维剧校、中国戏校关系新考
《戏曲艺术》2024年第6期85-96,共12页孔瑛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北京卷)”(19ZD06);202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研究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
西南剧展前夕,田汉先生将四维儿童训练班的孩子们团结到了戏曲改革的旗帜下,鼓励和引导他们走向光明的未来。新中国成立后,田汉先生亲任新中国第一所新型戏曲学校的校长,新戏校的孕育诞生直至规模初具亦离不开他的关心和扶持。西南剧展...
关键词:田汉 戏曲改革 戏曲教育 四维儿童剧校 中国戏曲学校 
夏声剧校董事改组与戏校发展道路之争
《南大戏剧论丛》2024年第2期86-97,共12页吴彬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班社通史”(项目编号:21ZD12)阶段性成果。
夏声剧校是抗战时期出现的著名戏曲专科学校,它“以培养戏剧人材,研究戏剧艺术,实行改进中国戏剧为宗旨”,积极致力于京剧人才的培育。1943年暑期,夏声发生内讧,董事会改组,夏声剧校从夏声剧社中独立出来。办学经费问题是这次内讧事件...
关键词:夏声 董事改组 发展道路 
从“科班”到“戏校”——20世纪河南豫剧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四川戏剧》2024年第3期125-129,共5页张亚丽 陈文革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黄河流域音乐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研究”(项目编号:21ZD18)子课题“黄河流域戏曲与说唱音乐多元一体格局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生发于清末的豫剧科班为彼时河南梆子演艺市场高度发达的产物。豫剧科班教育的出现,标志着独立于民间戏班之外的专职戏曲教育机构的产生。20世纪早期的豫剧科班,以开封的“许门”和“蒋门”两大势力为主,为“跑高台”时期的豫剧培养了...
关键词:河南豫剧 戏曲教育 科班 戏校 
上海戏校及各地其他新式戏剧学校
《中国京剧》2023年第3期74-80,共7页张伟品 
1940年1月中华戏校正式停办以后,北京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再没有正式的专门传授京剧的新式学校出现。而北京以外的地区,则出现了不少进行京剧教育或以京剧教育为主的新式戏剧(戏曲)学校。其中以创办于上海的上海戏剧学校较为典型...
关键词:上海戏剧学校 新式学校 侵华日军 京剧 北京地区 
“场域”下的民国戏校--读李如茹《理想、视野、规范:戏曲教育的实验--北平市私立中国高级戏曲职业学校(中华戏校)(1930—1940)》
《戏剧艺术》2022年第2期170-176,共7页翁思再 林康伟 
李如茹所著《理想、视野、规范:戏曲教育的实验--北平市私立中国高级戏曲职业学校(中华戏校)(1930—1940)》一书,既是一部深入堂奥的研究论著,也是一部扎实的资料集成。该论著以45万字纸质书兼200余万字光盘内容的硕大体量,填补了民国...
关键词:中华戏校 “德和金玉永” 布迪厄 场域 李石曾 
中华戏校研究的开拓之作──读李如茹《理想、视野、规范:戏曲教育的实验》
《戏剧与影视评论》2021年第6期87-93,共7页冯伟 
戏曲演员和乐师等从业者是如何被培养出来的?对于这个问题,我国戏曲研究界过去关注较少。艺术家回忆录或传记中虽有零星记录,但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研究直到近年才开始出现。培养了众多艺术大师的富连成戏剧学社自然是首先被关注的对象,而...
关键词:戏曲教育 富连成 主标题 戏曲研究 戏曲演员 随书光盘 历史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论中华戏校的京剧人才培养模式被引量:1
《文化遗产》2021年第4期84-90,共7页王永恩 董茳桐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京剧名角形象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20YTB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华戏校建立于1930年,是一所新式的戏曲学校。在办学中,它继承了科班的基本教学方法,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训练,大量实践。同时,它又吸收了西方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力图培育出一批技术过硬、身心健康、视野开阔、目标远大...
关键词:中华戏校 科班 培养模式 京剧人才 
开启中国戏曲教育的新纪元《理想、视野、规范:戏曲教育的实验——北平市私立中国高级戏曲职业学校(中华戏校)1930—1940》序
《中国戏剧》2020年第1期67-69,共3页钮骠 
如茹女史惠鉴:寄下的有关尊著的资料,均已敬悉。奉读之余,不胜感佩。您身居异国他乡,仍以炽热情怀,潜心攻研京剧历史,冷而不躁地广为蒐集史料,爬梳剔抉,探赜索隐,默默地下了大功夫,苦功夫,这种勤勉严饬,执着认真的精神,是对中华传统文...
关键词:戏曲教育 京剧艺术 中华传统文化 北平市 新纪元 
“翁剧”的诞生——论“中华戏校”时期翁偶虹的编剧策略与排演体制被引量:1
《戏曲艺术》2019年第2期53-59,87,共8页陈晶晶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表演美学体系研究”(编号17ZD01)研究成果
1930年代,翁偶虹在北平"中华戏校"创作出以《鸳鸯泪》为代表的系列"翁剧",以调和京海、师古翻新的编剧策略打开了战时的北平市场。"会议室里的翁剧组"摸索出一条"编排一体化"的排演体制,拓宽了传统排戏方式与"名角中心制"排演制度的二...
关键词:翁偶虹 中华戏校 《鸳鸯泪》 “编排一体” 
南京,曾有这样一所戏校
《剧影月报》2019年第1期76-78,共3页高利平 
弹指一挥六十秋,江山不老自风流。潇朗容光寻旧影,同窗欢聚语不休。六十年前,南京香铺营29号,南京市戏曲学校在这里诞生。她存在的八年间,培养了一百多位京剧、越剧、扬剧人才。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南京市京剧团;没有她,南京市越剧团也...
关键词:南京市越剧团 戏曲学校 京剧团 满庭芳 扬剧 锣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