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族

作品数:513被引量:941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沈长云王文光张国硕杨东晨徐兴祥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先秦秦汉时期华夏族即兴歌舞能力的变化
《临沂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73-89,共17页胡新生 
先秦时期,华夏各族群普遍具有较强的即兴歌舞能力。这种能歌善舞的品性主要表现为:集体聚会中男女对歌活动比较常见,平民往往通过即时性的歌唱、讽诵等形式表达意见,高层政治人物大多能即兴歌咏,贵族阶层非常重视歌舞教育。战国以后,随...
关键词:先秦歌舞 即兴歌舞 对歌 讽诵 礼教 
封面故事 夏族仿生组合
《青少年科苑》2024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郅红(编绘) 
世间万物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很多新事物被发现后,就会被人类开发利用,造福人类的生活。氮-3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就已广泛被应用。而在人马座Z6379号区域人类发现了一种超级复合能源,其单位能量是氮-3的千倍以上。它被命名为——复合15。
关键词:封面故事 复合能源 开发利用 造福人类 
先秦經典傳世文獻植物用藥情况研究
《古籍研究》2024年第1期347-352,共6页牟净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先秦漢語植物詞彙的概念場研究”(20YJC740044)
以植物入藥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在28部先秦經典傳世文獻中,先秦華夏族所用植物藥主要有44種,其中草本植物33種,木本植物11種。從植物與人們身體健康的關係來看,在這些植物中,一類植物對人們患有的疾病有治療作用;一類植物對人們身體...
关键词:先秦 經典傳世文獻 植物用藥 先秦華夏族 
多彩新卷
《当代贵州》2024年第13期64-64,共1页吴文仙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黔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考察调研时指出,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千百年来...
关键词:乡村振兴 传统文化传承 苗绣 多民族聚居 考察调研 弘扬传统文化 华夏族 
古代“中国”国家观念的演进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期63-64,共2页赵永春 
古代“中国”一词内涵较多。在“中国”的多种内涵之中,到底哪一种内涵是“中国”一词的主要内涵或称核心内涵,学术界存在不同认识。新清史一派学者认为古代“中国”一词的主要内涵是用来指称华夏族、汉族及其政权。其实并非如此,用以...
关键词:主要内涵 新清史 华夏族 少数民族 核心内涵 指称 汉族 古代 
张骞打通汉帝国与世界的往来
《书摘》2023年第11期4-10,共7页葛剑雄 
在西汉以前,秦国故地与西方的联系可能已经存在,但没有形成稳定的交通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华夏诸族与外界隔着众多非华夏族,从中原通向西方必须经过戎人、羌人、匈奴、西域诸族的地区,向西南则要经过西南夷诸族的地区,在各民族间还处...
关键词:羌人 汉帝国 西南夷 匈奴 交通线 华夏族 西域诸族 秦国 
河南农耕法律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公民与法(综合版)》2023年第10期44-46,共3页
河南农耕文明为中华文明提供了主要成分与基本特征,在此环境中孕育而出的中原农耕法律文化,是由中原地区独特的历史条件以及以古代华夏族为核心的汉族人民的民族性所决定的,在中国历史上传承千年的法律实践活动及成果(包括行为样式、法...
关键词:法律渊源 法律学说 农耕文明 内涵与特征 内在精神 中华文明 华夏族 基本特征 
周代华夏族贵族阶层男性婚服类型辨析被引量:1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23年第5期62-69,共8页李轶潇 吴波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021BG02069);江浙沪高校博物馆馆藏清代苏绣服饰研究(21BG124)。
针对周代华夏族贵族阶层男性婚服类型的问题,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和图绘资料,对周代华夏族上层社会的男性婚服进行了推导和梳理。结果表明:从文化背景和形成条件的角度,婚服是在周代逐步完善且在儒家思想影响之下逐渐构建而成的一种礼仪服...
关键词:男性婚服 华夏族 爵弁服 冕服 足服 
中原之中,为苍生立传——油画家丁昆的艺术追求
《东方艺术》2023年第4期14-22,共9页任济东 
“中原”一词在《辞海》中解释如下:1.平原;原野。《诗·小雅·吉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避)君三舍。”2.地区名。即中土、中州,以别于边疆地区而言。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
关键词:明实录 河南洛阳市 艺术追求 诗·小雅 华夏族 先秦时代 《辞海》 边疆地区 
“王在华”探源--《穆天子传》中穆王东巡密县考证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3年第14期47-52,共6页李宗寅 刘慧霞 李亚旻 杨建敏 
“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第六批立项课题一般课题(编号:Y2019-5)。
新密(密县),古代称“华”,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西周穆王时期,周穆王东巡,曾数次到达密县。当地一个叫“命”的诸侯为纪念此事,曾铸造青铜器“簋”一件,作为宝器,流传后世,后人为其取名“命簋”。命簋上铸有27字铭文,首句便是“王...
关键词:穆王 《穆天子传》 东巡 青铜器铭文 著名考古学家 夏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