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文学

作品数:944被引量:1179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晓明张清华刘涛何平李建周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作家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月光下的“复眼蜻蜓”——评李浩《灶王传奇》兼及对先锋叙事的一种理解
《当代作家评论》2023年第2期113-120,共8页董晓可 
2022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当代山西作家的区域文学经验研究”(2022YJ055)研究成果
当下中国文学的先锋叙事,同现代主义的叙述技法息息相关,但对其理解又不应拘囿于所谓“现代主义”概念化的偏狭之见中。事实上,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迅速崛起后,当文学朝现实主义进行“再发掘”式的回归,便形成了多重元素汇聚...
关键词:先锋叙事 先锋文学 叙事姿态 叙述技法 艺术重构 壁立千仞 当下中国文学 古典与现代 
知识范式的“双重维度”——论格非的小说创作与学术思想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22年第6期156-163,共8页贺与诤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南士风与新世纪江苏小说创作研究”(22ZWC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中国小说残疾书写的叙事伦理研究”(17BZW162);常州大学校基金项目“当代作家精神史写作研究”(ZMF21020463)研究成果。
学者型作家格非是先锋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在他持续30余年的小说创作历程中,阅读与写作的不断交融、碰撞,为他带来了双重的知识维度,同时也使他具备了世界性眼光来重新考量讲述中国故事的方法。从阅读史、知识范式的角度来考察作家的写...
关键词:格非 先锋文学 知识范式 阅读史 知识维度 双重维度 世界性眼光 创作历程 
边地姿态、问题意识及整体性重塑——东西小说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先锋文学
《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4期68-74,共7页曾攀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先锋文学的整体性演进逐渐隐匿,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化的发展与潜流式的余续。而且,经典化的过程也令"先锋"不断固化而形成种种规定性,尤其在"先锋文学的终结"等声音的冲击下,~((1))先锋写作开始停滞不前,从显学逐渐弱化...
关键词:先锋文学 文学的终结 先锋写作 历史感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经典化 支撑点 碎片化 
文学研究视野里的东西小说
《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4期53-59,共7页谢有顺 
东西的写作,似乎从未成为文坛热点,但他时有重要作品问世,其写作的独异价值也一直在累积,直至最近的长篇小说《回响》发表,我认为他已是中国最具思考力,也最重要的几个作家之一。之前对东西的讨论,将他放诸"广西三剑客"或"晚生代"的标签...
关键词:先锋文学 广西三剑客 思考力 晚生代 研究视野 独异 20世纪90年代 
主持人的话
《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3期37-39,共3页张清华 
关于李洱,批评界所谈论的话题已足够多,所以不劳我再来饶舌。但因为本专栏的意图是探究“新生代写作”究竟给当代文学带来了什么,所以还得再说上几句。李洱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代际属性的作家。他与稍早前的先锋文学相比,具有后现代式的幽...
关键词:李洱 先锋文学 当代文学 批评界 加缪 结合物 故事化 新生代写作 
徐兆正文学批评印象
《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徐兆正的名字,起初跟随一批"70后"作家而出现——当阿乙、阿丁等小说家声名鹊起时,徐兆正化身为一名严苛的质检员,凝视着作品,也细数着得失。和身为先锋文学"同时代人"的批评家不同,徐兆正并没有挑选"90后"作为其批评对象,而是将目光上...
关键词:同时代人 先锋文学 文学批评 批评对象 90后 质检员 阿乙 批评家 
当乡土遭遇现代主义——论先锋小说中的乡土叙事被引量:2
《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第4期10-16,共7页贺仲明 张增益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乡土小说与乡村文化变迁的关系、启示研究及文献整理”(19ZWD27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乡土小说审美变迁(1949—2015)”(16AZW015)阶段性成果。
乡村生活是中国现当代文学重要的创作题材之一,并由此产生出风姿各异的乡土小说作品。一般而言,乡土小说都比较密切地关注现实,也较多采用写实手法。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先锋文学创作潮流中,格非、苏童、余华等人的先锋写作将乡...
关键词:乡土小说 先锋小说 乡土书写 创作潮流 先锋文学 关注现实 乡土叙事 形式变革 
论当代文学语言的审美传承与社会规约问题
《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第4期23-26,16,共5页王晓岗 张诗曼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大众传媒时代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研究”(L17BYY004)研究成果。
一般说来,文学语言的组织结构和音义属性受社会形态的制约,文学的发展变化首先表现为语言的发展变化。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开始,语言一直被认为是构成文学形式的基本"质料",在克莱夫·贝尔著名的文学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论断中,"语言...
关键词:叙事文学 新写实小说 抒情文学 创作潮流 个人化写作 先锋文学 网络文学 立象以尽意 
一个在场批评家的秉性和“脾气”——洪治纲和他的文学批评
《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第2期30-32,37,共4页孟繁华 
洪治纲经常被称为先锋文学批评家。这应该源于他影响广泛的专著《守望先锋——兼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发展》《启蒙意识与先锋文学的遗产》《失位的悲哀:面对九十年代的先锋文学》《先锋精神的重铸与还原》,以及从2000年开始在《小说评...
关键词:先锋文学 启蒙意识 文学批评家 先锋精神 洪治纲 小说评论 九十年代 
余华小说:从欧化到中国化
《当代作家评论》2019年第4期149-154,共6页杜娟 
尽管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先锋文学风靡中国,甚至这一时期的余华,被称为先锋文学“五虎”之一的“东邪”,但这只是文艺理论与传播层面的认定。对于创作本身而言,我更愿意弃绝“先锋文学”光环笼罩下的种种虚影及语焉不详,以作家不断求变及...
关键词:余华小说 中国化 欧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中国当代文学 先锋文学 中国文学 文艺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