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杂家

作品数:13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潘俊杰许青春潘俊杰曾文芳郑雅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北大学济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华夏文化》《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科研基金济南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实物档案背后的故事(五)——民国“云南省立龙渊中学”
《云南档案》2019年第11期31-32,共2页王媛 
龙渊中学成立于1942年,位于昆明西郊小屯村,长虫山西麓,南距黄土坡1公里,距西站4.5公里,东南距大塘子村2公里(明代此地有军屯,名上中营,后为囤粮之地,故名"小屯",渐成村落,沿用古名,今属昆明五华区普吉街道办事处管辖)。龙渊即深渊,古...
关键词:实物档案 《甘泉赋》 刘禹锡 先秦杂家 小屯村 五华区 《尸子》 龙渊 
《吕氏春秋》社会历史观浅析
《华夏文化》2017年第1期62-64,共3页王驰 
《吕氏春秋》是先秦一部重要的子部典籍,作为先秦杂家的代表作,在先秦及以后的秦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淮南子》产生的先声,在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演变中具有重要地位。《吕氏春秋》成书于战国末期,成书的具体时间在《序意》中说为...
关键词:《吕氏春秋》 社会历史观 中国古代思想史 先秦杂家 《淮南子》 代表作 成书 时间 
论魏晋杂家对先秦杂家的继承与发展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51-54,共4页郑雅君 
在战国礼崩乐坏,趋向大统一的政治局面时,产生了"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的杂家。到了魏晋时期,杂家不仅继承了前代的特点,也发生了由思想上的驳杂向内容方面的丰富而转化。政治上偏向儒家的积极入仕,个人修养...
关键词:杂家 王治 驳杂 先秦 魏晋 
简论先秦杂家与西汉学术之关系被引量:1
《齐鲁学刊》2013年第1期31-34,共4页潘俊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秦汉学术转型与中国佛;道教的兴起"(09YJA730007)
战国中晚期学术融合的潮流,不仅催生了黄老道家和先秦杂家这样兼摄百家之学的学派;反过来,先秦杂家在战国晚期和西汉前期又推动和引领了诸子百家杂家化融合的潮流。先秦杂家充当了先秦子学与汉代经学之间学术转型的主要载体和媒介,西汉...
关键词:先秦杂家 汉代学术 淮南子 春秋繁露 
知难而进,开拓创新——评《先秦杂家研究》
《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125-126,共2页张瑞涛 
在中国思想史上,杂家在战国秦汉时期昙花一现,秦汉以降因备受儒家正统的歧视而鲜有研究。随着近代诸子学研究的再次兴起,先秦杂家亦逐渐进入学者研究视阈。但是,究竟什么是"杂家",杂家是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宗旨和思想体系、杂家是否...
关键词:先秦 创新 秦汉时期 学术界 思想体系 思想史 中国 著作 
试论先秦杂家的和谐政治观被引量:3
《华夏文化》2010年第4期11-13,共3页曾文芳 
所谓杂家,对其做过学派界定的,有《汉书·艺文志》,云:“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又有《隋书·经籍志》,日:“杂者,兼儒、墨之...
关键词:先秦杂家 和谐政治观 战国晚期 历史 
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先秦杂家义利观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70-73,共4页许青春 
济南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科学发展观的传统文化基础"(X0817)的前期阶段成果
作为杂家的代表作,《吕氏春秋》对先秦各派义利思想进行了整合与创新。在道德与利益的关系、人生态度、公私关系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具有开放性、民本性等特征。在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考察分析先秦杂家义利观的内容和特征,并在此...
关键词:先秦杂家 义利观 内容 特征 启示 
先秦杂家与黄老道家之关系被引量:1
《齐鲁学刊》2008年第4期27-29,共3页潘俊杰 
由于《史记》、《汉书》等文献对于"道家"、"杂家"界定上的含糊,现当代许多学者将黄老道家和杂家混为一谈。先秦杂家在理论方法、学术宗旨上与黄老道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区别。杂家的思想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黄老道家"精气说"、...
关键词:先秦杂家 黄老道家 关系 
论先秦杂家的存在问题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11-116,共6页潘俊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基金项目(编号:Y050903)
虽然在学术界有许多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杂家"学无所主"、"调和"、"折衷"百家之学,杂家不成其为一个学派,甚至将其归属于黄老道家。但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先秦杂家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宗旨、理论方法和构筑思想体系的思维模式,先秦杂家...
关键词:学术史 先秦杂家 存在 
先秦杂家的特征被引量:5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54-156,共3页潘俊杰 
经由梳理先秦文献,运用文本解读的方法系统研究先秦的杂家文化。先秦杂家的学术宗旨是政治实用主义的"王治",理论方法是不主任何一家地兼摄诸子、融合百家,思想体系以"天、地、人"贯通和阴阳五行作为理论框架的经纬。以此新的界定,先秦...
关键词:先秦杂家 考证 思想特征 学术地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