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史

作品数:167被引量:17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文瑞李零曹峰包弼德张岂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分期
《中州学刊》2025年第3期99-109,共11页吴天明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分期依据,不应是哲学理论的变化和古代王朝的兴替,而应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理论即治国富民理论,也就是王道思想的发展变化。以治国理论是否成熟、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分期依据,中国古代思想史应分为五个时期:第一...
关键词:中国古代思想史 分期依据 分期结果 
从“华夏边缘”向“王朝中心” 译经与造像:佛教从此中国化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18期83-91,共9页寒鲲 
佛教的传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外来影响,传统说法认为,佛教进入中国是从东汉第二任皇帝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迎请高僧竺法兰等人来洛阳传法并创立白马寺开始的。事实上,根据考古发现,佛教至少在西汉晚期便已传人四...
关键词:中国古代思想史 竺法兰 译经 西汉晚期 白马寺 河西走廊 中国化 外来影响 
复归于婴——读代瑞雪的工笔人物画
《中国书画》2024年第7期123-125,共3页魏祥奇 
代瑞雪新近创作的“稚子”系列,描绘了多个花丛中的小女孩的形象。显然,将小女孩置于花丛中拍摄照片,是一个极为日常的画面。小女孩的纯真无邪,与繁茂的花草,翻飞的蝴蝶、萤火虫、蜜蜂等昆虫相得益彰,呈现的是一派平静祥和的景象。在中...
关键词:中国古代思想史 花丛中 老子《道德经》 生命形态 至善至美 工笔人物画 萤火虫 相得益彰 
哲学史与思想史的具体结合
《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12期27-31,F0002,共6页何俊 
“中国思想史”之研究,在现代学术语境中本有明确所指,即以郭沫若、侯外庐等诸先生所建立的社会历史分析方法为基本范式,对思想问题成立之实践背景加以探究,考索其表层逻辑之下的深层理由,并最终揭示理论思辨与社会实践错综关系的整体...
关键词:中国古代思想史 中国思想史 中国哲学史研究 历史分析方法 整体构造 侯外庐 知识考古 边界模糊 
朱熹的“言意观”及其语言学价值
《朱子学研究》2023年第2期75-90,共16页郑淑花 
言意问题和“言意之辨”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在先秦时期,诸子对此问题已经展开过热烈的讨论,初步构建起言意观的基本框架和“言意之辨”的核心议题,即语言能否完全表意和语言能否表达形而上的“道”,并形成了“言尽意”...
关键词:中国古代思想史 言意之辨 言尽意 公孙龙子 言意观 言不尽意 得意忘言 言以足志 
恢诡谲怪 道通为一——《庄子·逍遥游》解读
《文史知识》2023年第11期75-80,共6页李洲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早期叙事特征研究”(项目编号:14FZW02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庄子的哲学是美学(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178页),庄子的思想是艺术化成的思想,庄子的艺术是思想充盈的艺术。《庄子·齐物论》说:“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如果把恢诡谲怪代指《庄子》艺术,道通为一代指自由思想的...
关键词:中国古代思想史 道通为一 《逍遥游》 三联书店 《庄子·逍遥游》 艺术殿堂 齐物论 陈寅恪 
“天下人”:一个被忽视的伦理角色——基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考察被引量:2
《前沿》2023年第5期117-127,共11页沈宝钢 
“天下人”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却常被忽视的伦理角色。首先,“天下人”呈现为个体对于“天下”的自在又自为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并非囿于自我内心世界的狭隘意识,而是开放自己,使其在公共性群体生活中获得极高伦理认同的...
关键词:天下人 伦理角色 民心 王道 文明共同体 
整理文献史料需要深入发掘、阐释其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郭沫若学刊》2023年第3期30-30,共1页蔡震 
郭沫若是在研究了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之后,于20世纪40年代有意识地转入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系统研究。然而他在留学日本时期,就已经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先秦诸子开始了研究意义上的思考,关于墨子即如此.
关键词:中国古代思想史 历史文化信息 文献史料 留学日本 先秦诸子 郭沫若 
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
《新华文摘》2022年第22期58-60,共3页臧峰宇 
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学术探索中,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具有基础性作用,因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与文化的活的灵魂。1建构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探索建构中国哲学知识体系,是百余年来我国几代哲学学人的凤愿。中国学界对...
关键词:学术探索 中国古代思想史 自主探索 哲学知识 西方哲学 基础性作用 活的灵魂 建构 
以“辩”讲变:“对立与统一”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2022年第10期45-47,共3页路松 薛国军 
广州市2021年度社科规划课题“当代卓越历史教师创新思维能力与成长机制生活史研究”(课题编号:2021GZGJ147)阶段性研究成果。
唯物辩证法是分析、认识历史的锐利武器。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高中思想史教学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开展教学,有助于学生“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课在...
关键词:中国古代思想史 对立统一规律 开展教学 唯物辩证法 对立与统一 现实社会生活 锐利武器 陈寅恪先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