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王之道

作品数:209被引量:23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晓春孙钦香徐远和李中生东方朔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孔子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儒家,还是杂家?——《颜氏家训》思想归属辨析被引量:2
《孔子研究》2023年第2期89-95,158,159,共9页颜炳罡 吴奇萍 
从《颜氏家训》作者的家族文化底色、思想来源、作品主题、核心价值来看,《颜氏家训》的思想归属是儒家,而不是某些学者所认为的杂家。第一,从《颜氏家训》的“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的学术追求与使命担当来看是儒家而非杂家;第二,从...
关键词:颜之推 儒家 杂家 仁义 先王之道 家世之业 
徇仁以道与徇道以仁:孟子与荀子对霸者的理念差异被引量:1
《孔子研究》2022年第5期89-98,159,共11页王瀛昉 
王霸之辩是战国期间儒家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话题,它体现了儒家政治理念中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的方式。孟子与荀子除了在人性论方面存在分歧外,在王霸理念上的差异也颇为耐人寻味。部分学者认为孟子“尊王贱霸”,而荀子“尊王而不贱霸”...
关键词: 孟子 荀子  先王之道 
“先王之道斯为美”试解被引量:1
《孔子研究》1999年第1期114-118,共5页黄实 
一、问题的提出“先王之道斯为美”见于《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对这段话的解说,一般以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说法为准。朱熹认为,礼有体有用,“体”指...
关键词:先王之道 《论语》 集注》 和为贵 《礼记·乐记》 实义词 《论语集解义疏》 《四库全书》 《乐记》 体用 
简论宋濂思想的特色被引量:4
《孔子研究》1993年第3期92-97,共6页陈寒鸣 
宋濂(1310——1381年),字景濂,浙江金华人,学者称潜溪先生。早在元末,他即已“藉然著闻”,“知名于时”。元至正二十一年,他正式应朱元璋之聘,由山林步入廓庙。从此,日受崇信,不断升迁,历任赞善大夫、翰林院学士、知制诏、《元史》修撰...
关键词:朱元璋 宋濂 吕祖谦 礼乐制度 事功学派 全祖望 孔子 翰林院 浙江金华 先王之道 
先秦儒家王道释义被引量:1
《孔子研究》1993年第2期12-17,共6页姜建设 
“王道”概念是儒家正式提出的。王道学说诞生以后,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社会发展。为了准确把握这一学说的思想实质,本文拟就王道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阐明它的基本涵义。一、王道范畴的由来“王”、“道”是两个古老的概念。王是君主的称...
关键词:王道政治 先王之道 儒家王道 思想实质 儒家学派 孟子 社会发展 基本涵义 释义 荀子 
从经学角度考察孟、荀思想的不同取向被引量:1
《孔子研究》1991年第3期25-36,共12页李耀仙 
孟子和荀子都自诩为仲尼之徒,儒家学派的捍卫者,但是他们的思想取向却有明显的不同:在世界观问题上,一个主张“天人合一”,一个主张“天人相分”;在人性论问题上,一个主张“性善”,一个主张“性恶”;在政治问题上,一个主张“法先王”,...
关键词:荀子 孟子 孔子 学术思想 春秋 先王之道 儒家学派 法先王 孟荀 思想取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