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

作品数:36988被引量:43599H指数:8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韩大元莫纪宏秦前红范进学胡锦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时代劳动者休息权的宪法保障难题
《法学》2024年第12期64-78,共15页李俊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GZC20233369)资助。
休息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数字时代的劳动者休息权保障困境需要从宪法视角因应之。我国的休息权保障实践目前面临着保护对象之“劳动者”范围规定不一致,保护内容上“休息时间”与“工作时间”界限模糊化,劳动者被动“自愿...
关键词:数字时代 劳动者 休息权 促进义务 保护义务 不足禁止 
区域协同立法的宪法规制被引量:17
《法学》2023年第8期29-41,共13页温泽彬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SKGH01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阐释项目(22AZD027)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宪法是区域协同立法权的行使依据。区域协同立法需要遵循宪法上的中央统一领导、国家机关工作提质增效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宪法上的人民主权、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权是区域协同立法的宪法依据。从我国的...
关键词:区域协同立法 宪法原则 宪法依据 合宪性控制 
当代中国人权的内生性发展被引量:13
《法学》2023年第5期3-18,共16页齐延平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权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批准号:21LLFXA051)阶段性成果。
当代中国人权基于自身文化主体性而内生性发展,属于转型人权而非理念定型人权,是我国宪法规范的“民生性—民权型”人权形态,与西方的“政治性—分权型”属性相分殊。在使命型政党政治引领下,诸人权发展机制结构耦合、系统运作,具备极...
关键词:人权发展 司法救济 宪法规范 政治引领 人权原则 文化主体性 结构耦合 当代中国人 
增强宪法自觉,促进宪法发展——习近平《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核心要义解读被引量:5
《法学》2023年第3期3-19,共17页莫纪宏 
本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一文首次提出的“宪法自觉”与“宪法发展”,全面和系统地描绘了过去40年“宪法自觉”形成和增长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宪法理论和宪法制度发展对于“...
关键词:宪法自觉 宪法发展 依宪治国 依宪执政 
比例原则在宪法平等权分析中的运用被引量:8
《法学》2023年第2期32-46,共15页王锴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反歧视立法的宪法问题研究》(19SFB2010)的阶段性成果。
宪法上的平等权是指规范自身的平等,不同于其他公法领域的规范实施的平等和民法上的私人之间的平等。我国传统上分析宪法平等权的思路——禁止不合理的差别,存在标准不确定,及“只解决差别、不解决对待”的问题,可以将比例原则适用于宪...
关键词:规范自身平等 恣意禁止 比例原则 不合理的差别 不合理的对待 
生命科技风险的宪法回应被引量:5
《法学》2023年第2期47-61,共15页石晶 
吉林大学“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培育项目“人类基因编辑的伦理与法律规制”(JLUXKJC2020304)的阶段性成果。
生命科技风险导致人的主体性受到威胁、法律归责实效性弱化和公共安全不确定性增强,对价值秩序、规范秩序和社会秩序产生影响。然而,由于抽象的宪法价值缺乏限定,传统的文义解释方法难以推动部门法适用,国家权力对社会秩序的干预缺乏必...
关键词:生命科技风险 部门宪法 科技宪法 
法学基本研究对象与核心范畴再思考--基于宪法视角的研究被引量:2
《法学》2022年第9期45-61,共17页童之伟 
现代汉语法学的核心话语形成于20世纪前期,一百多年来并无明显变化。基本研究对象、核心概念设定与当代中国法律实践错位,是当今法学基础性研究要解决的首要课题。汉语法学应以权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绝对方法形成以法权为核心的基本范...
关键词:宪法 权利 权力 法权  
裁判文书援引宪法的“能”与“不能”——“裁判说理”与“裁判依据”二分政策的法理解读被引量:18
《法学》2021年第6期57-75,共19页张卓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0AZD028)的阶段性成果。
自"五四宪法"施行以来,裁判文书能否援引宪法的问题,主要由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制定司法政策来加以回应和解决。按照当前的司法政策,裁判文书能在"裁判说理"中援引宪法,但不能在"裁判依据"中援引宪法。此即"裁判说理"与"裁判依据"二分的司...
关键词:裁判文书 司法政策 裁判说理 裁判依据 宪法适用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与决定的应然界分被引量:14
《法学》2021年第2期30-55,共26页刘松山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改革创新试验的法治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134)的阶段性成果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在使用中较为混乱。凡对重大问题存在分歧,由会议讨论形成多数共识的,或者政治性较强的,以及号召性、政策性的事项,宜称决议。凡宪法法律规定由两机关行使决定权的,或者法律性较强的、改革探索性的事项...
关键词:决议 决定 法律性质 法律效力 宪法规定和实施 重大问题的决定 
《民法典》实施中的宪法问题被引量:19
《法学》2020年第11期21-34,共14页秦前红 周航 
《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一环,全面实施《民法典》对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维护民事主体的权利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民法典》的全面实施仰赖于一系列条件,基于其同宪法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民法典 宪法问题 基本法律 人格权 宪法适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