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贫困

作品数:54被引量:43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谭雪兰王彩彩徐虹王永明赵林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主义论坛》《投资北京》《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理科学进展》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南山区乡村贫困地域系统时空演化格局研究——以云南省镇沅县为例被引量:2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3期2-14,共13页潘卓 廖和平 刘愿理 朱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SH079);重庆市技术预见与制度创新项目(CSTB2023TFII-OIX0081)。
在梳理总结国内外关于贫困地理与农村多维空间贫困、乡村地域系统与贫困地域系统理论前沿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乡村贫困地域系统”研究视角,并对乡村贫困地域系统理论内涵进行了初步探析.以云南省镇沅县109个村域为评价分析单元,构建了...
关键词:乡村贫困地域系统 时空演化格局 西南山区 镇沅县 
高职院校乡村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创新教育研究》2024年第2期562-565,共4页段圆圆 林传峰 邱小龙 喻亮 
在当前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背景下,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于乡村家庭困难学生而言,他们面临着来自经济方面的巨大压力,感受到基本生活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困扰。这种情境往往导致这些学生产生焦虑、...
关键词:心理育人 贫困生 资助育人 全面发展 
乡村贫困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47-50,共4页蓝静 韦荣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乡村贫困学生家庭教育问题,引导贫困家庭家长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执法监督;政府全面巩固脱贫硕果,扩大乡村家庭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成立特定的家庭教育组织;建立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贫困学生 家庭教育 问题 对策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乡村减贫:源起、实践与思考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78-85,共8页郭永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8BZS141)。
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内在的本质要求和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新中国前三十年,中国共产党从提高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等方面使农业生产的生态、技术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粮食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国家对农村经...
关键词:新中国前三十年 乡村贫困 减贫 实践与反思 
试论国家审计在助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审计文摘》2022年第4期62-64,共3页张瑜东 
0绪论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一直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一直在为满足十几亿中国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而不断奋勇前进,一直把将农民拉进小康队伍作为重要历史使命。乡村发展落后、乡村贫困一直是...
关键词:乡村振兴 社会主要矛盾 奋勇前进 乡村贫困 城镇贫富差距 审计 改革开放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乡村贫困多尺度研究理论框架及对乡村振兴的启示被引量:9
《经济地理》2022年第4期150-158,201,共10页安悦 谭雪兰 蒋凌霄 李印齐 周舟 余航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19、41571168);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J4372);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YBA209、18ZDB015);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8A102)。
文章针对乡村贫困的概念内涵、测度体系、影响因素及乡村振兴发展路径,从县域—村域—农户三个尺度进行分析,旨在为“后脱贫时代”乡村贫困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贫困是一个复杂、综合的概念,具...
关键词:乡村贫困 多尺度视角 贫困测度 村域尺度 乡村振兴 
教育信息化与乡村贫困文化消解被引量:15
《中国电化教育》2021年第6期75-82,共8页陈超凡 岳薇 汤学黎 
好未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项目“中国教育经济与基础教育创新研究”(项目编号:TAL2020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进入以乡村振兴为引领的后扶贫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已转向治理相对贫困问题,着力解决知识贫困、能力贫困、精神贫困等,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进程中,消解和收编长期存在于我国乡村地区的贫困文化特别是让乡村青少年从贫困...
关键词:反贫困 贫困文化 教育信息化 乡村振兴 
资源闲置与市场缺失:乡村贫困问题解析与治贫策略建议被引量:4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1年第2期11-24,153,共15页麻勇恒 王向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人类学视阈下的黔湘桂省际民族地区‘插花地’问题及治理创新研究”(19YJC850022)。
从致贫发生机制对贫困进行分门别类的区分与性质界定,是准确理解乡村贫困问题的前提。先天贫困、后天贫困以及因闲致贫、因惰致贫、因赌致贫、因学致贫、因婚致贫等事象的存在,是乡村贫困事实的总体概貌。在造成乡村致贫的诸多因由中,...
关键词:致贫因由 乡村贫困 市场缺失 帮销式扶贫 资源闲置 
乡村贫困及其治理:农民权利缺失的经验分析被引量:15
《学术月刊》2020年第8期113-128,共16页周庆智 
乡村贫困的本质根源是农民实质权利缺失导致基本能力缺失,亦即获得教育权、健康权、养老权、居住权等关系民生支出的权利缺失所导致的基本能力缺失。把乡村贫困治理置于农民权利获得框架进行阐述和分析,是因为只有消除乡村社会人身束缚...
关键词:乡村贫困 农民权利缺失 乡村贫困治理 体制改革 
四川:释放政策“红利” 助推乡村发展
《中国土地》2020年第8期55-56,共2页杨登全 文沛沨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使乡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本文结合四川省的实践做法,就如何进一步释放自然资源政策"红利"、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衔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政策衔接 贫困群众 自然资源 实践做法 乡村贫困 红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