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性

作品数:81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速继明陈建文陈淑菊田澜黄开福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电力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季物语,感受跨学科融合之美
《教育家》2024年第7期44-45,共2页徐谦 
在学科世界里,课程是一个充满着知识、概念、推理、规律的理智性跑道;在美学世界里,课程是一场充满着惊奇、审美、想象、诗意的复杂性旅途。当前,学校美育教育存在学科之间、学科与自然、学科与社会割裂的问题,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基于相...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 附属小学 学校美育 理智性 物语 美育课程 美育资源 淮阴师范学院 
相似性与理智性——对人工智能的一点思考
《哲学进展》2023年第12期2401-2407,共7页张瑞麟 
人工智能在当下已经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尤其是在ChatGPT之后又迎来了一大批对人工智能的讨论。这些讨论大多聚集在对人工智能的算法体系以及它带来的一系列效应的分析。虽然这些思考产生了重要的意义,也为我们理解和审视人工智能提供了...
关键词:人工智能 相似性 理智性 
康德意念思想发微
《伦理学术》2022年第1期191-204,共14页马彪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康德批判哲学的宗教之维研究”(项目编号:20FZXB028)阶段性成果
“意念”(Gesinnung)是康德后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它的分梳,不仅有助于探讨Wille和Willkür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为后世学者评估康德道德宗教之品格问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就意念之作为采纳准则的原初根据和主观特...
关键词:意念 意志 任性 理智性的品质 道德化的确信 
以爱为匙,开启心灵之门——关于教育爱理论的思考与应用
《求知导刊》2022年第18期122-124,共3页朱茜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是“爱的教育”。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应将陶行知先生的话牢记于心,不仅要在三尺讲台上激荡青春似的教书,还要学会“以爱为匙,开启学生心灵之门”...
关键词:教育爱 情感性 理智性 超越性 
试从《天下时代》看沃格林对哲学的理解
《思想与文化》2021年第2期116-141,共26页张缨 
尽管“哲学”一词如今被用在各种场合,但“什么是哲学”,却远非一个清楚明白的问题。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沃格林为我们提供了探索该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在其晚期的重要著作《天下时代》中,沃格林提出一对解释性的概念——“...
关键词:沃格林 《天下时代》 理智性的与灵性的 作为对神显事件之回应的哲学 作为根本上乃是无神论的哲学 
浅析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新样态
《新丝路》2021年第6期201-201,共1页卜繁婷 
流行语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在经济、民生、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本文以2020年度《咬文嚼字》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为语料,从来源、特征两方面分析,发现较于前十年,今年的流行语呈现新样态,体现不同特点及变化趋势。因此,本年度流行语在文...
关键词:流行语 理智性 新样态 
中世纪西欧有产农民养老模式的特征——以中西古代农民养老模式差异为视角被引量:2
《求索》2020年第1期45-52,共8页雍正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欧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历史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项目编号:16ZDA141)
中世纪西欧有产农民养老模式同中国古代农民的养老模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赡养者的选择上,中国属于家庭内选择,西欧属于"家庭+"选择,非子女亦可成为养老义务的承担者。在养老方式上,中国以养儿防老为主,显现的是血缘关系,西欧则以财...
关键词:理智性 物质性 刚性 养老模式 
略论涉警网络负面舆情应对与处置
《森林公安》2019年第4期10-12,共3页马守洪 
森林公安机关由于执法的需要与林区社会各层面长期接触和直接摩擦,以及在处置各种涉林违法犯罪案(事)件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决定了其必然成为网络社会关注的焦点。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带来负面涉警舆情具有更加突出的非理智性成分,经...
关键词:涉警舆情 情绪发泄 森林公安机关 不和谐因素 应对与处置 理智性 民警 网络空间 
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思考被引量:2
《数学教学通讯》2019年第18期60-61,共2页叶挺 
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学科素养和道德渗透两者应该有机融合的,对于数学学科教学亦不能外.探明数学学科特性以及德育功能的独到性能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意义的德育渗透,令学生在学习兴趣、师生关系、学习成绩上均获得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德育教育 隐蔽性 深刻性 理智性 
青少年攀比现象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4期65-65,共1页陈思琦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攀比现象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愈演愈烈。他们比吃穿,也比学习,青少年的特点是攀比现象是盲目性与理智性并存。对此,文章提出家长要以身作则,学校要与家庭合作,同时要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青少年 攀比 理智性 盲目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