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法关系

作品数:61被引量:7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马小红张洁王立民高积顺于敏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顺性命之理:从四刑制看辽朝礼法关系
《宋史研究论丛》2024年第3期655-676,共22页田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契丹文墓志整理与辽代家族网络研究”(编号:22CZS0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突围与重构:辽代外交研究”(编号:19YJC770040)阶段性成果。
五刑之五为天中之数,蕴含着古人对天人和谐、阴阳平衡、社会秩序的追求和关切。受礼规制,五刑框架具有极强的稳定性。然据本文考证,辽未沿袭传统五刑框架,仅有四种正刑,显示出辽朝礼法关系并不十分完善。辽朝的礼法关系萌芽于建国之前,...
关键词:辽朝 四刑 礼法 《刑法志》 
岳麓简所见秦基层社会的法律观念
《荆楚法学》2024年第4期113-124,共12页李勤通 
秦基层社会民众认为秦法有激励性、工具性、严酷性、耻辱性、非唯一法源等特征。在秦法治理中,法律观念是推动实践的动力:基层官员会通过启动侦查、奏谳、监察或复核以及接受指令等方式主动或回应式展开实践;基层民众不仅促使秦法通过...
关键词:岳麓秦简 礼法关系 商鞅变法 儒法思想 秦汉身份认同 
论唐代判词中礼法关系对当代裁判文书的借鉴意义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80-84,共5页苏志佳 姚澍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21SFB4012)。
判词在古代诉讼中相当于现在法院的裁判文书。唐代判词具有以情理说服和说理透彻两大特点,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我国目前的裁判文书具有格式刻板且说理不透、文采不足和缺乏情理等问题,而唐代判词注重以情说理、以典故说理、以道...
关键词:唐代判词 礼法关系 裁判文书 法治建设 
礼法结合:中国古代容隐制度研究
《潍坊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37-42,共6页杜立聪 
容隐诞生于儒家学说的礼义尊卑观念,经后世发展逐渐上升为法律制度,体现出中国古代社会对法理与人情的平衡。容隐制度的发展展现出礼法结合的价值观念在维护宗法伦理、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在近现代社会演化为亲属拒证制度...
关键词:容隐制度 情理法 礼法关系 亲属拒证权 
宋代士大夫礼法观的演进及其影响——以肉刑论争为视角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77-80,110,共5页白贤 
两宋时期,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和阶级斗争的尖锐,肉刑作为一种常见刑罚被广泛运用于司法实践中。与此同时,宋代士大夫围绕肉刑的存废、价值、功能等问题,对建立在“德主刑辅”基础上的礼法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论争,使“明刑弼教”...
关键词:宋代士大夫 肉刑 礼法关系 德主刑辅 明刑弼教 
中国古代“出礼入刑”传统之赓续与创新被引量:8
《政治与法律》2023年第8期16-31,共16页何勤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法系与中华法律文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ZH038)的阶段性成果。
“出礼入刑”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智慧结晶。随着我国古代礼法关系经历了礼刑并用、礼刑互斥、礼法合一、隆礼重法这四个历史阶段,“出礼入刑”法律传统得以形成、发展并巩固。“出礼入刑”并不是机械地要求礼和法在适用上完全对应,而...
关键词:出礼入刑 礼法关系 中华法系 法治 德治 
礼法断层在近代的发生学——兼论礼与法的接轨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23年第6期104-118,共15页顾涛 
传统的“礼”与现代的“法”之间,经晚清修订新律引发的礼法之争,直至五四反礼教思潮前后二十余年的剧烈震荡,断裂为一道鸿沟。严复在1902至1913年间所译孟德斯鸠《法意》,提供了从观念史角度审视的一个典型标本。在孟德斯鸠“礼学四分...
关键词:礼法关系 反礼教 《法意》 孟德斯鸠 福泽谕吉 
荀子礼法关系研究综述
《区域治理》2023年第9期223-225,共3页魏文山 高璐 胡泉雨 
礼法之争是先秦思想史讨论的重要命题之一,围绕此,儒、法学派以各自立场进行了各抒己见的不朽争论。虽然,荀子礼法关系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由于学术理念、立场不同和学术概念混用分歧依然存在。荀子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和“里...
关键词:荀子 礼法 关系 
从春秋决狱看荀子礼法关系的继承与发展及对当下的思考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年第20期7-8,共2页秦源泽 
依法治国已写入党章,意味着中国法治进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作为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中国以礼治国的传统仍在今天发挥着影响力。如何处理“礼”“法”在国家治理中的关系,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就提出了“援...
关键词:春秋决狱 礼法关系 依法治国 礼仪之邦 战国时期 国家机器 改造理论 理论指导实践 
道法规范体系视阈下礼法关系探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第3期17-19,共3页杨婷 郭一辉 
自人类社会建立以来,对人类的思想体系的研究和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息。笔者在综合老子和孙子的思想体系上,形成了一套"道—德—仁—义—礼—法"次第排列的六层行为规范体系,称之为道法规范体系,将中西方思想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整理和归纳。...
关键词:道法规范体系   双底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