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礼教

作品数:43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宋剑华顾涛孙明君佟迅李勇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收藏.拍卖》《艺术学研究》《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礼法断层在近代的发生学——兼论礼与法的接轨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23年第6期104-118,共15页顾涛 
传统的“礼”与现代的“法”之间,经晚清修订新律引发的礼法之争,直至五四反礼教思潮前后二十余年的剧烈震荡,断裂为一道鸿沟。严复在1902至1913年间所译孟德斯鸠《法意》,提供了从观念史角度审视的一个典型标本。在孟德斯鸠“礼学四分...
关键词:礼法关系 反礼教 《法意》 孟德斯鸠 福泽谕吉 
魏晋以降的礼俗与观念变迁--从《北齐校书图》中的坐姿说起被引量:3
《艺术学研究》2022年第4期13-26,共14页顾涛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通典》边疆史地文献的史料来源及疏误集证”(项目批准号:2018VJX103);清华大学领军人才支持项目“《通典》的史源与早期亚洲内陆边疆”(项目批准号:2019THZWLJ26)阶段性成果。
中国的社会礼俗与制度结构,在魏晋至唐宋间发生了巨变。从坐姿上看,秦汉以前可称为“跪坐时代”,唐宋以后则为“桌椅时代”,这一转变的中间状态便是“踞坐”的出现,《北齐校书图》(宋摹本)中“一人坐胡床”的坐姿可为明证。然而在南朝...
关键词:礼俗变迁 跪坐时代 踞坐 胡床 反礼教 食货 
魏晋名士服饰新风(上):从“服妖”到宽衣大袖与木屐--《世说新语》之十八
《古典文学知识》2022年第2期47-54,共8页宁稼雨 
服饰的风俗在魏晋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显著特征是:第一,人们在穿着服饰方面尊崇礼制的色彩不断淡化,而反礼教的叛逆色彩不断增强;第二,人们在穿着服饰方面的物质层面的需求不断淡化,而精神层面的需求不断增强。对于这两点,魏晋名士...
关键词:《世说新语》 魏晋名士 反礼教 物质层面 叛逆 精神层面 服饰 
新礼教: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观念蕴涵被引量:6
《江汉论坛》2020年第12期52-59,共8页胡骄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儒家哲学现代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6JJD720010)。
新文化运动反礼教,反的实际只是帝制时代与皇权结合在一起的吃人的旧礼教,并不意味着一种彻底的反孔非儒立场。事实上,反对旧礼教蕴含着建构某种具有现代精神的“新礼教”的观念,隐伏着儒家礼教现代转型的方向,即一条本诸仁爱立场,与现...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反礼教 新礼教 孔孟原始儒家 缘情制礼 
声明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2期181-181,共1页《名作欣赏》编辑部 
本刊发表于2019年12月学术版(总第668期)的文章《反礼教,重感情,淡苦乐——“道侠”杨过之形象解读》,其作者贺田为在读本科生,特此声明。
关键词:形象解读 特此声明 反礼教 学术版 重感情 道侠 
我国古典戏曲反礼教女性形象探析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0年第1期169-170,共2页刘月月 
戏曲作品中出现了很多反抗礼教的女性形象,她们没有谨小慎微地遵守着礼教教条,这种反礼教女性形象可以分为一郎才女貌大团圆,二助夫持家,夫贵被弃,三女扮男装建功立业。剧作家们发现了女性在家庭中比较重要的地位,以及受晚明经世致用思...
关键词:戏曲 反礼教 女性形象 
反礼教,重感情,淡苦乐——“道侠”杨过之形象解读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年第12期53-56,共4页贺田 倪思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六十年来台湾社会思潮的演进与人文学术的发展(1950—2010)”(项目批准号16ZDA138)之成果
儒道佛三家思想对金庸武侠小说的创作具有深刻影响,而道家思想的最集中体现则非"西狂"杨过这一形象莫属。杨过是金庸"射雕三部曲"系列中第二部——《神雕侠侣》的主人公,他具有反传统礼教、重世俗感情、淡人间苦乐的形象特点,个性张扬适...
关键词:反传统 重感情 淡苦乐 道家 
戊戌改革者谭嗣同
《领导文萃》2019年第5期55-58,共4页吴双江 周欢 
谭嗣同离世一百二十多年了。两个甲子的时间轮回里,谭嗣同的形象和价值并未因死亡而固化和疏离。他对旧时代的抗议精神成了瓦解传统社会秩序的前锋,从而成为“五四”时期反礼教思潮的思想启蒙者,让晚近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探索国家民族出路...
关键词:谭嗣同 改革者 “五四”时期 社会秩序 知识分子 心灵共鸣 启蒙者 反礼教 
试论李千金和崔莺莺形象之不同
《北方文学(中)》2018年第6期68-68,共1页桂思琪 
白朴的《墙头马上》和王实甫的《西厢记》都是元杂剧里表达反封建礼教思想的爱情剧。从总体上来看,两部剧中的女主人公李千金和崔莺莺是相似的,都是有着追逐坚贞爱情的斗争精神的女性,但是在具体形象塑造上又是有着巨大差异的:李千金...
关键词:墙头马上 西厢记 李千金 崔莺莺 反礼教 
反礼教与尊仁学:陈独秀与梁漱溟的孔教观
《学术月刊》2016年第4期178-185,共8页高力克 
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攻击孔教与梁漱溟阐扬孔学,相映成趣,二者常被视为五四时期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双峰并峙。然而,陈梁二氏实则并非新文化与旧传统的思想对手,其分歧与其说在尊孔与反孔,毋宁说在对孔教的不同理解。陈氏以...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 梁漱溟 孔教 礼教仁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