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论

作品数:145被引量:14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梅珍生夏晋佐藤将之孙君恒杨根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王船山性情观下的礼论
《哲学动态》2022年第6期75-82,共8页王文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先秦儒家‘意义—感通’的教化哲学研究”(编号15AZX009)的阶段性成果。
如何化解情与礼的对立,并维持二者之间必要的张力,是儒家道德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王船山在其性情论基础上,对情礼关系进行了新诠。他对情的性质和善恶两种方向进行了深入辨析,揭示了情发挥正向道德作用的必要条件,主张应以...
关键词:性理 情欲 圣人之情 
礼者,所以便事也——商鞅以“法”入“礼”之礼论观探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5-13,共9页刘力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一统视域下秦汉意识形态的构建与社会整合研究>(2018YBLS144);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法"与"孝":秦汉社会整合思想研究>(18SKJD013);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秦汉时期的国家构建;民族认同与社会整合研究>(17ZDA180)
商鞅作为早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对"周礼"的态度秉持"更化"而非完全的"拒斥"。基于法家的功利认知,商鞅提出"礼者,所以便事"的基本原则。进而主张以"刑无等级"取代"刑不上大夫",用军功爵制替代周礼基于宗法血缘的分封制,推崇耕战而...
关键词:商鞅 以法入礼 更礼论 
礼养与性朴:《荀子·礼论》研究
《现代哲学》2017年第6期126-130,共5页刘荣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人性论通史"(15ZDB004)
探讨《荀子·礼论》是研究《荀子》专篇思想的重要尝试。《礼论》一篇可划分为三小节,分别讨论"礼养""礼文""丧礼"三个论题。礼养与性朴是篇中最值得重视的两个观点。荀子认为,礼的确立是为了养护人的欲望,欲望是正面的而不是负面的。...
关键词:荀子 《礼论》 礼养 性朴论 
“道礼宪而一制度”——荀子礼论与客观化的一种理解被引量:3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41-149,共9页东方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荀子政治哲学研究"(15AZX010);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差等秩序与公道世界"(13JYA720011)
许多学者认为,相对于孟子主仁义内在的理论而言,荀子隆礼义、一制度的主张明显地表现出将儒家的仁义理想给予客观化之努力的倾向,代表着一种客观精神之寻求。不过,劳思光持论不同,认为此一看法在严格意义上并不成立。通过对劳思光先生...
关键词:荀子 劳思光 礼论 客观化 
“饰伪成美”的祭祀“演诗”艺术——结合战国楚简的阐释
《文艺评论》2016年第9期33-40,共8页杨隽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简帛文献与诸子时代文学思想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11BZW003);江苏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的研究成果
《荀子·礼论》云:"无伪则性不能自美。"似乎道出了虚构、夸张对于艺术创造的重要意义,并且这一思想源自对西周礼乐"演诗"1艺术实践的总结,因此"演诗"艺术成为中国早期艺术形态研究以及文学思想研究无法回避的课题,而且由于祭祀...
关键词:楚简 形态研究 艺术实践 艺术创造 周公 礼论 文王 艺术表演 政治实践活动 成王 
古书中读为“设”的“埶”及其与“执”互讹补例被引量:1
《古籍研究》2016年第1期292-295,共4页王诚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上古汉语动词语义内涵研究(14FYY017)
<正>一、读为'设'的'埶'讹作'执'古文献中常有以'埶'表'设'的用例~①,以及传世古书中存在'埶'与'執(执)'互讹的现象~②,这是裘锡圭先生早就指出过的。这里先补充一个读为'设'的'埶'讹作'执'的例子:《荀子·礼论》: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
关键词:裘锡圭先生 礼论 生者 殷墟甲骨文 《淮南子》 赵充国 甲骨卜辞 商君书锥指 执捕 《商君书》 
庾蔚之礼学著作考证与辑佚被引量:1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89-101,共13页张帅 丁鼎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北朝礼学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4CZX027);2011年度山东省教育厅高校科研计划项目"魏晋南北朝礼学与礼制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J11WD86)的阶段性成果
庾蔚之是南北朝时期一位很重要的礼学家。他的著作很丰富,但已全部散佚。清人马国翰辑佚了庾氏《礼记略解》一书的部分内容,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而庾氏其它礼学著作仍有相当数量的佚文散见于《通典》、《礼记正义》等书之中。本...
关键词:庾蔚之 辑佚 《礼论钞》 《丧服要记》 《礼答问》 《玉函山房辑佚书》 
荀子“先王制礼论”的再审视被引量:1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16-20,共5页李国娟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古代礼文化的"致和之道"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07BZS034)
"先王制礼论"是荀子关于礼的起源的论述。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事实上,荀子在其理论体系中,不仅回答了"先王制礼"的可能性,而且还阐述了"先王制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先王制礼论"与"性恶论"、"明分使群说"、"化性起伪说"以及"礼有...
关键词:先王制礼论 礼有三本说 性恶论 明分使群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