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法学派

作品数:132被引量:33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舒国滢何勤华谢鸿飞蔡迪史大晓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民族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对历史法学派的批判及其民族论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邹诗鹏 
青年马克思的历史法学派批判,其实质是基于启蒙自由主义展开的保守主义及封建主义批判,这一批判延伸至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并包含着值得挖掘的民族论域。马克思特别揭示了历史法学派的怀疑论与相对主义,历史法学派对历史进步观及其现实历...
关键词:马克思 历史法学派 保守主义 怀疑论 民族 
中华法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精神文明导刊》2020年第12期25-27,共3页张晋藩 
中华法文化在形成与发展的漫长岁月中,表现出深厚的物质基础、强大的动力资源、坚韧的韧性性格,所有这些可归结为一个基因,那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华法文化的一切特质,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着中华法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之...
关键词:动力资源 中华民族精神 历史法学派 萨维尼 共同意识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内在关联 形成与发展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民族性——以马克思对历史法学派的批判为起点被引量:1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138-145,共8页华安 
本文主要目的是为了阐明马克思对法律民族性批判的主要对象是德国历史法学派所表现出的极端狭隘的民族性,而我国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所坚持的民族性是一种开放的民族性,其并不与马克思主义相悖。因此,本文通过对历史法学派产生背景...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历史法学派 马克思 民族精神 
萨维尼及其历史法学派思想探析被引量:1
《知与行》2017年第8期149-155,共7页郑盼盼 晏齐孟 
在西方法律思想的发展历史上,萨维尼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他代表了一个时代,他发展了19世纪与古典自然法学派相对抗的历史法学派,对罗马法的研究无人可与之比肩,并在推动国际私法和现代民法尤其是物权法上的进步上功不可没。但是,他在...
关键词:萨维尼 历史法学派 民族精神论 
历史发展视野下法律制度民族局限性论析
《未来与发展》2017年第3期70-74,36,共6页胡建发 
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人文科研课题"彭真法治教育思想研究"的经费资助
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观,本文紧扣博登海默评价历史法学派的著名论断,主要从法律制度进化论的视角,论述了德国历史法学派关于法律制度具有民族局限性的观点,证实了博登海默在评价历史法学派时所提出的普适性法律制度建构的标准,逐步...
关键词:法哲学 马克思主义 民族局限性 历史法学派 博登海默 
还原萨维尼历史法学派的基本思想——兼谈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27期1-2,共2页郑永川 
本文以萨维尼《历史法学派的基本思想》一书阐述的历史法学派的基本主张为切入点,评判该学派其中主要的思想,研究其中对于我国法治建设有借鉴意义的主张和方法论。
关键词:民族精神 方法论 基本思想 
法律的文化要义被引量:2
《前沿》2012年第11期84-86,共3页朱祥海 
在文化哲学上,法律表达着人类自身的普遍诉求和对生活意义的沉思,具有家族相似性。在民族国家的意义上,法律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凝聚并反映着特定的民族精神。每一种文化传统中的民族性,都构成了法律发展的意义支点...
关键词:法律文化 家族相似 民族精神 历史法学派 
萨维尼法哲学思想与乡土中国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29期1-2,共2页王懿 
萨维尼为19世纪历史法学流派的先锋人物,其提出了德国法构建中的民族精神性,即认为法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自给自足与自我演进的过程。乡土中国法治进程举步维艰,个中原因不外乎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的冲突,面对冲突,我们在建设中国特...
关键词:萨维尼 历史法学派 民族精神 乡土中国 法治 
民族精神须有理性基础——以黑格尔对历史法学派的批判为分析视角被引量:1
《武陵学刊》2012年第4期35-40,共6页李育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美国马克思主义流派史--以哲学为视角"(12YJC720052)
黑格尔认为,法的基础是理性,在此意义上,黑格尔对历史法学派提出了批判,认为其"民族精神"无法体现普遍理性,孤立的历史事实背后实际上仍是理性精神在起作用。在黑格尔法哲学中,理性一方面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意味着自由;普遍理性并不否...
关键词:黑格尔 历史法学派 法哲学 理性 民族精神 
历史法学派之借鉴与中国民法典制定之反思被引量:1
《西部法学评论》2009年第4期30-36,共7页翟寅生 陈罗兰 
在中国已进入大规模立法的今天,我们面临着法典化的强烈呼求,但也同时面临着法学发展的不完全与城乡二元的对立等障碍,如何应对这种矛盾,换言之,我们现在法典化是否过于仓促,就成了摆在整个转型期中国法学与立法者面前的、不可绕开的难...
关键词:历史法学派 萨维尼 民族精神 法典化 中国民法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