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化

作品数:926被引量:1653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秀明程光炜陈晓明颜水生张立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院体制与数字时代知识转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再定位(2014-202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8期1-27,共27页李静 
学院体制与数字时代知识转型深刻影响了2014-2024年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实践。梳理这十年间的批评状况,首先需要对“批评”这一知识工作本身进行思考。“批评”作为文学教育与学院知识生产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始终面对着“历史化”与“当...
关键词:当代文学批评 学院体制 历史化 互联网媒介 知识转型 
关注新闻体制创新
《新闻大学》2023年第11期I0001-I0001,共1页朱春阳 
研究中国新闻业,去政治化与去历史化都会遮蔽行业发展面临的“真问题”。作为“改革开放”的时代产物,“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这一折中性的实用方案在1978年走上了历史的前台。这一新闻体制创新主要是用来回应“办一个好的事业却缺钱...
关键词:新闻业 企业化管理 去政治化 时代产物 体制创新 实用方案 事业单位 去历史化 
在文本内外关联修辞与历史——试析“漫长的20世纪”视域下的寓言化批评方法被引量:1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83-192,共10页林孜 
陈晓明对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具体文本研究深入反哺了他关于“漫长的20世纪”的理论建构,其可视作本雅明意义上的“寓言批评”在当代中国的回声。陈晓明从文本细部出发,以“漫长的20世纪”背景下的作家心灵史为中介,将美学与历...
关键词:现代性 文本研究 漫长的20世纪 历史化 中国经验 
利维坦与替罪羊——以后期伊格尔顿为引导的政治哲学“去历史化”批判被引量:1
《文化艺术研究》2023年第5期23-31,112,共10页林云柯 
在国内学界的接受中,特里·伊格尔顿往往首先以文论家的身份被认识和理解,而其更具普遍意义的左翼思想家形象则被忽略。近年来,随着其后期人文类的思想著作被大量译介,伊格尔顿作为政治哲学家的面相逐渐清晰。伊格尔顿的政治哲学思想中...
关键词:政治哲学 世俗化 霍布斯 替罪羊 伊格尔顿 
价值遮蔽与彰显:红色文化的当代传承被引量:14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61-168,199,共9页何洪兵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西部项目“红色文化的生活化传承研究”(19XJA710001);西南石油大学人文专项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政策演变研究”(2017RW021)。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红色文化传承的运行逻辑表明红色文化价值彰显的重要性,但在红色文化传承中,当代文化反哺现象导致的“代际困局”、社会需要变迁带来的“价值困惑”、多重文化...
关键词:红色文化 价值遮蔽 历史化 现代化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历史化情境"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模式探析
《课程教育研究》2023年第7期13-15,共3页庞晖 
"历史化情境"是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情境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和认知欲望具有独特功能.本文以此为背景,阐述了"历史化情境"的基本内涵和应用价值,从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维度入手,重点分析了搭建"历史化情...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文言文 历史化情境 人文素养 历史背景 
论汪晖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启示:国外学术界的反响和评价
《社会研究方法评论》2023年第2期265-285,共21页王晓平 
近年来,汪晖有关中国思想史的社会学研究引起了国外学界的重视;与此同时,国外学者也对汪晖在研究中所采取的方法论进行了思考。本文通过归纳这些反响与评价,总结了他们在这方面的主要观点:汪晖的研究注重问题意识与历史化的结合、辩证...
关键词:再政治化 社会民主 历史化 总体性 能动性 
“三个伽利略”:布莱希特《伽利略传》的历史化特征与当代变体
《东方娱乐周刊》2022年第12期133-135,共3页栗梓茜 
在欧洲戏剧发展史上,曾经出现三部不朽的哲理戏剧名著: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歌德的《浮士德》和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从 1938 年首次完成于丹麦直到今天,世界戏剧舞台对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的继承与变体从未停歇...
关键词:布莱希特 历史化 叙事剧 接受 
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精神文明导刊》2022年第8期1-1,共1页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凌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优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 去中国化 主流化 文化自觉 道路自信 去历史化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话语模式的创新被引量:4
《继续教育研究》2022年第1期79-83,共5页周莹 董颖 
教育部思政精品项目“山东建筑大学‘皂角树下’文化育人品牌”(编号:2020jy002)。
在全媒体时代多元共生的媒介生态下,传统思政教育面临新挑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话语结构由传统的说理性话语为主转向双向互动的故事性生成为主。单向传播被打破,双向互动模式占据主体,传播者的主体性认知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当前适...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 叙事 生活化叙事 历史化叙事 场景化叙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