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客体

作品数:79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汪皎英白月桥赵家祥李振宏蒋大椿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主义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概念教学——以人民版必修2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例被引量:1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9年第9期59-62,共4页李超超 
史论思维是人们用以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思维能力。从单一型历史概念到复合型历史概念再到理性型历史概念的三类历史概念的层进性的学习,符合历史史论思维由史实到结...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概念教学 再现历史 走向世界 思维过程 思维能力 历史客体 感性到理性 
卢卡奇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6年第1期270-277,共8页罗红梅 
卢卡奇最推崇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作为被公认的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卢卡奇也并非一开始就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一篇题为"
关键词:卢卡奇 庸俗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 革命实践 革命辩证法 资本主义 历史主体 历史客体 
论实事求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实事求是》2005年第2期27-30,共4页杜人淮 
实事求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根本方法 ,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永葆青春的不竭动力。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体系 ,是对历史客体、现存客体和未来客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马克...
关键词: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 历史客体 现存客体 未来客体 本质 
试论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59-62,共4页邢宝学 
论述了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的基本含义、深层含义和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思想的现实意义。基本含义侧重阐述什么是历史主客体及二者的关系如何,深层含义则是在正确认识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思想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客体思想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历史主体 历史客体 主体能动性 
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0期46-46,50,共2页张晓蓉 
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思维的过程,是由对历史的感知上升为理性认识,揭示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并用历史意识考察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的思维过程。“历史思维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的,由具体形象思维和抽...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生学习 具体形象 思维能力培养 中学生 教师 思维品质 历史本质 历史客体 辩证唯物主义 
21世纪史学理论研究断想被引量:9
《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10-12,共3页蒋大椿 
关键词:史学理论研究 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 历史客体 思想体系 史学理论家 历史学家 
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论初探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42-45,63,共5页田高 
学术界对价值问题研究与探索的不断深入。不可否认,价值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历史现象,一切社会历史现象中都渗透着价值问题。但目前理论界对于价值问题的研究多局限于认识论领域,而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很少结合价值问题来进行更深的理论探...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主体 社会历史规律 价值目标 价值论 价值活动 历史客体 活动规律 价值冲突 价值问题 
价值与历史唯物主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27-29,共3页田高 
价值与历史唯物主义田高关于价值问题的研究,不应当局限于认识论领域,应提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把价值与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加以研究,以揭示二者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样才能促进对价值问题的全面认识。其实,价值是一种普...
关键词:历史主体 价值目标 历史客体 历史唯物主义 价值关系 社会进步 自然必然性 优化选择 实践活动 客体化 
历史主体与中国特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思考之五被引量:2
《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5期16-21,共6页汪华岳 
以人民群众为基本力量的历史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总是带着自己鲜明的历史特征登上历史舞台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包括历史主体的意志、品格、能力等各个方面以及历史主体内部相互关系在内的广泛特征,都是由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决定的...
关键词:历史主体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时代 社会主义理论 历史客体 理论思考 社会主义道路 相结合 客观进程 马克思主义 
试论“人创造环境”和“环境创造人”的统一被引量:2
《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51-56,共6页赵家祥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不同,自然界事物的变化是盲目的、无意识的,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就通过这些盲目的、无意识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因此。
关键词:环境创造 创造环境 非对象化 人的活动 历史主体 人与环境 客体化 历史客体 社会环境 历史唯物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