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客体

作品数:78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汪皎英白月桥赵家祥李振宏蒋大椿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价值性认知视域下的历史人物教学探索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年第2期4-6,共3页权宗琦 
安庆师范大学2021年校级教学质量及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历史学教学团队”(2021aqnujxtd02)的研究成果。
在一般认识活动中,价值主体就是从事认识活动的主体,客体的价值就表现为能满足于认识主体的属性.而在历史认识中进行价值评价,实际上是要评价历史客体相对于不同价值主体的多层次价值关系[1]244.当下,我国正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实践应用能力 价值主体 价值评价 认知视域 认识主体 历史客体 历史人物教学 着力培养 
基于历史认识论的史料解读——以2022年全国乙卷第42题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2023年第1期54-56,共3页刘金文 刘延广 
历史认识论是对人们关于历史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的哲学分析,主要解决历史认识主体(史家)如何认识历史客体以及历史认识的性质等问题。[1]历史认识论研究的对象是历史认识,即对史家用概念陈述的历史进行再认识。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历...
关键词:教育本质 作者意图 历史认识论 实证意识 历史叙述 哲学分析 全国乙卷 历史客体 
初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衔接培养的初步探索——以“辛亥革命”教学内容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年第14期19-20,共2页徐金侠 
能力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于友西等学者认为,历史学科能力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是历史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的思维能力^([1])。赵恒烈教授说:“所谓历史思维能力,是人们用以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进...
关键词:历史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 内容编排 基础教育 再现历史 历史客体 课程改革 教学内容 
大历史观视域下对虚无主义抗战史观的三重批判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6期11-13,共3页吴争春 靳芳菲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根本特征,在于以实践为出发点来考察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反思历史的进程及其规律。从实践角度出发认识历史是历史研究者需要秉承的基本观点,既要“从古至今”又要“从后思索”的观点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大历史...
关键词:大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历史研究者 虚无主义 历史客体 从后思索 抗战史观 视域下 
书讯·2019年度“中国好书”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5期85-85,共1页吕品田 
书名:《人民的艺术——中国革命美术史》作者:尚辉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9月该书是一部视角独特、立意清新、面貌焕然的美术史著作。尚辉直面“革命美术史”的治史之举,表现出一个学者的勇气和担当,其回应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出版日期 历史客体 目标诉求 美术史 好书 
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概念教学——以人民版必修2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例被引量:1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9年第9期59-62,共4页李超超 
史论思维是人们用以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思维能力。从单一型历史概念到复合型历史概念再到理性型历史概念的三类历史概念的层进性的学习,符合历史史论思维由史实到结...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概念教学 再现历史 走向世界 思维过程 思维能力 历史客体 感性到理性 
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9年第1期147-154,共8页武星丽 
詹姆逊在阐释学的视野下,考察了传统历史主义解决困境的四种方法。在明确了历史主义在困境面前的无力后,詹姆逊认为以生产模式为解读符码的结构历史主义既能消解历史主义的困境,又能解决存在历史主义与结构类型学的难题。但是,由于詹姆...
关键词:历史 历史主义 生产模式 历史主体 历史客体 
卢卡奇历史主客体概念的衍变及其当代意义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69-74,81,共7页魏小萍 
历史主客体概念及其理论是卢卡奇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然而人们很少注意到,由于20世纪初的历史变迁以及卢卡奇自身经历的变化,他的历史主客体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其早期,他从无产阶级历史地位的变化中来理解历史主客体概念,认为...
关键词:卢卡奇 阶级意识 历史主体 历史客体 
文本重构:搭建与历史客体的对话平台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年第1期37-40,共4页邝建彬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二批)课题项目(课题编号:12B152)的阶段性成果
佐藤学"走向对话"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对话实践,它包括同客体的对话(文化性实践)、同自己的对话(伦理性实践)、同他人的对话(社会性实践)。佐藤学在《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中说:"所谓学习的实践,是建构教育内容之意义...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 学习理论 学习过程 教育内容 中说 学在 英国君主立宪制 基本史实 内容和形式 高中历史课程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之策略
《中学教学参考》2014年第10期94-94,共1页单丽 
历史思维能力,是指人们用以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过程,能对历史客体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素养。它是一种历史的认识活动。历史学科是社会科学同时也是人文科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关键词:历史思维能力 学生 培养 历史事实 历史现象 历史客体 认识活动 人文科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