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写

作品数:1669被引量:2209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帆陈恒孙卫国姜萌谢贵安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社会科学文摘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谁在叙述谁的全球史:不对等与历史书写的陷阱
《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3期39-41,共3页陈恒 
全球史无处不在。无论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学术会议,还是图书目录、期刊专栏、课题指南,甚至史学领域以外的其他学术交流,都会经常出现“全球史”的字眼。全球史已成为流行的学术标签,出现了全球古代史、全球中世纪史、全球文艺复史、...
关键词:课题指南 全球史 中世纪史 史学领域 历史书写 学术交流 妇女史 学术会议 
西方古典时代的历史理论与普遍历史
《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6期36-38,共3页董立河 
“普遍历史”(universal history)是一种历史书写体裁,基本等同于今天常说的“世界史”(world history)或“全球史”(global history),它试图书写整个已知人类世界的历史过往。“普遍史学”(universal historiography)则是对“普遍历史...
关键词:世界史 全球史 历史书写 
历史阐释公共性塑造的三种路径——以科泽勒克的“鞍型期”理论为范例的讨论
《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6期39-41,共3页孟钟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外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史料整理与研究”(21&ZD243)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历史学话语体系建设与国际传播”基地成果。
关于公共阐释理论在历史书写中的适用可能及其延伸方法,业已得到过一些讨论。本文进一步在理论层面上探讨具体塑造历史阐释公共性的三条路径。这三条路径是基于对德国概念史学家科泽勒克(Reinhart Koselleck)的“鞍型期”(Sattelzeit)...
关键词:历史阐释 鞍型 历史书写 科泽 延伸思考 公共性 三条路径 
是“象征性权威”,还是国家主权再构建?——对《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有关西藏历史书写的思考
《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5期45-47,共3页刘文鹏 姜海若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第二章“1800年前后清代的亚洲腹地”和第八章“清朝统治在蒙古、新疆和西藏的全盛时期”由汉学家傅礼初(Joseph Fletcher)撰写。几十年过去了,随着史学研究的进步和更多史料的发掘,傅礼初的基本概念和一些重要...
关键词:剑桥中国晚清史 国家主权 历史书写 全盛时期 史学研究 再构建 体系的构建 象征性 
历史书写与史学功能——以清华简《厚父》所述夏史为例
《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8期100-102,共3页张利军 
当前夏史研究中,学界主流认为夏代是真实存在的。但仍有一些国外学者强调,考古尚未发现夏的文字资料,商代材料中亦没有夏的记录,而将夏归于传说,视商以前为史前时代。最近《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厚父》的刊布,为证明夏王朝的存在及...
关键词:史学功能 清华简 《厚父》 夏史 战国竹简 历史书写 夏王朝 史前时代 
“有”“无”之辨:重建近代中国历史叙述管窥
《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3期94-96,共3页章清 
20世纪初年"新史学"的成长,既影响史学观念的变化,还改变着"存史"的方式。治中国近代史的学者由此需要面对这样的问题:这既是历史遭逢巨变的时代,也是史学观念与史学方法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此所带来的影响的是,历史书写所揭示的"有",...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 历史叙述 史学观念 史学方法 存史 新史学 历史书写 20世纪初年 
方志研究中的“历史书写”研究范式——一个方志研究的新取向被引量:1
《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8期97-99,共3页周毅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从明清安庆方志看理学教化与方志书写研究”(项目编号:18BZS005)阶段性成果
我国方志纂修历史悠久,现存方志种类繁多,有关方志研究的成果颇丰,其中从历史学角度研究,多将方志作为史学研究的资料。而近年来中国学界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兴起,其一主要策略是将文本作为一种分析手段,以考察背后的情境。尤其是后现代史...
关键词:方志编纂 方志研究 地方志书 研究范式 
略论晚近世界史研究范式的转型被引量:1
《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3期93-95,共3页何平 李铭宇 
过去30多年来,历史学界对于如何解释、撰写和讲授历史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历史学家们在历史书写中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全球视野和多学科路径,尤为关注跨国关系、跨文化交流,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互动。这个史学新潮...
关键词:历史书写 世界史研究 新范式 跨文化研究 社会科学 全球史 历史学家 研究范式 
清末民初的纪年变革与历史时间的重构
《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1期101-103,共3页朱文哲 
以时间为主轴的历史学,时间既是历史书写展开的前提和背景,也是书写者理解历史变迁的思维工具,因而历史学对于时间观念的变化也极为敏感。本文着重考察清末民初的“纪年”变革与历史时间重构的关系,以探讨“现代时间”的确立及其对清末...
关键词:历史书写 史学 纪年 清末民初 
西方史学理论史上的历史客观性问题
《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3期33-35,共3页董立河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约每隔30年,西方史学理论都会发生一次研究范式的转换。以1942年亨普尔的《普遍规律在历史学中的作用》的发表为标志,史学理论进入分析的阶段。以1973年海登·怀特的《元历史学》的问世为起始,史学理论出现了"语...
关键词:史学理论 “语言学转向” 西方史学 历史书写 后现代 TRUTH 理论史 历史理性批判 启蒙时代 波利比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