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索

作品数:272被引量:28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廖显辉孙忠良赵良庆吴文革胡智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共韶关市委党校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使命的历史探索与当代启示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5年第2期50-59,M0004,共11页李群群 
吉林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研究”(JJKH20241368SZ);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资助“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扬斗争精神的实践机制研究”(GZC20230412)的阶段性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的领导者,承担着革命中文化建设的领导责任。党对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建设,成为党对自身文化使命认识的先导,重塑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文化领导力量的认识构筑了文化使命合理性...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 文化使命 文化主体 文化建设 
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评《水文化与水历史探索》被引量:1
《灌溉排水学报》2024年第4期I0005-I0005,共1页岳磊 
水的资源属性横跨自然与人文两个领域。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水滋养生命、孕育生态,它是所有物种得以繁衍生息的依仗与保障。作为一种人文资源,水决定了文明形态与社会结构,如大河灌溉兴起的农耕文明,航运贸易兴起的海洋文明,及“逐水草而...
关键词:农耕文明 海洋文明 异变 人文资源 文化内核 泄水系统 游牧文明 逐水草而居 
水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评《水文化与水历史探索》被引量:1
《灌溉排水学报》2022年第11期157-158,共2页窦红彦 
2021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01227008)。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日益深入,我国社会层面的文化体系也越来越复杂,基于此,坚持做好本土文化传承与发展并“讲好中国故事”是我国教育领域需要高度重视的课题。水文化作为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而生成的文化类型,其载体形式多...
关键词:国际文化交流 语文教学过程 精神引领 文化育人 传承与发展 社会层面 讲好中国故事 语文教育 
中国共产党文化治理方略的历史探索被引量:6
《广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5-14,共10页李萍 李增添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思想史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价值研究”(项目号20AZD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项目号15JJD710010)的阶段性成果。
文化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代推进文化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需要研究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文化治理方略的历史进程。历届党代会报告记载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问题的认识与实践,以此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文化治理方略 文化翻身 文化建设 文化兴国 
军事志发展历史探索(一)被引量:1
《宁夏史志》2020年第4期1-7,共7页孙生玉 
军事志是全面、系统、科学记述和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地的军事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性著述,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军事志既有军事活动的相对独立性,也有地方志的普遍共性;军事志的发展史,与地方志史发展紧密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
关键词: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军事志 地方志 相对独立性 资料性 中华文化 面向现代化 
民族文化发展问题的历史探索:以梁启超与梁漱溟比较为考察中心
《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166-172,共7页郝保权 
梁启超和梁漱溟两人都曾对民族文化努力进行过构建,只是,他们对民族文化建设的内在思路却是不尽相同。梁启超把儒学视作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但并不排斥其他传统文化。他不仅试图要借助墨家、佛家、道家等非儒家文化资源,还主张积极吸收国...
关键词:梁启超 梁漱溟 文化民族主义 儒家文化 民族文化 
“大别山道路”文化精神探源——对“办什么样的安农”的历史探索(下篇)被引量:5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10-118,共9页赵良庆 朱立军 吴文革 
安徽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SK2013ZD03:<大别山道路及其文化价值研究>)
"大别山道路"的开辟与形成,是安农人对"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不断探索的实践成果。"大别山道路"是一条富民兴农、育人兴校、科技创新、培养崇高和塑造灵魂之路。坚持"大别山道路",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和知识技术创新体...
关键词:大别山道路 文化精神 探源 
对“通识”教育的再考察:文化、历史与本土化被引量:4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4年第3期163-171,共9页董成武 张东辉 
本文以推进当前通识教育本土化改革为目的,探讨了我国传统"通识"文化与西方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之间的异同关系,梳理了专门教育问题出现后我国教育史上的几次"通识"探索,并指出通识教育本土化的重点应当主要是文化目标上的本土化,在解决知...
关键词:通识教育 本土化 传统文化 历史探索 
大别山道路文化精神探源(上篇)——对“办什么样的安农”的历史探索被引量:3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04-112,共9页赵良庆 吴文革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SK2013ZD03:<大别山道路及其文化价值研究>
从历史渊源视角看,独立建院前,安徽农业大学从办学模式、大学职能、制度体系、办学定位四个方面初步回答了"办什么样的安农";在独立建院、下迁农村分散办学、回迁合肥集中办学期间,安徽农业大学开始了"建设什么样的安农""怎样办好安农"...
关键词:大别山道路 文化精神 探源 
少数民族文化、文学发展的历史探索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78-79,共2页韩任伟 
关键词:少数民族 文化 文学 发展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