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道路

作品数:24被引量:4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朱立军赵良庆吴文革林晖李铭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理论建设》《教育文汇》《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校体育资源促进大别山地区体育教育发展研究——安徽“大别山道路”的拓展与延伸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13-117,共5页章劲松 邹钧人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9CX133)。
我国农村要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把农村惠民项目和资源进行合理高效的整合,进一步促进提高县乡服务标准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大别山道路”的内涵中包括造就新一代农民、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提高农民身...
关键词:大别山地区 农村 学校体育 
生态位视域下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被引量:8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50-54,共5页年晓萍 徐俊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校在‘三个强省’战略中的生态位建构研究"(AHSK11-12D115)
和自然界生物单元一样,高校也有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态位。地方高校必须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安徽农业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走"大别山道路",立足安徽,面向"三农",以特色办学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
关键词:高校生态位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大别山道路” 
地方农业院校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被引量:10
《中国农业教育》2016年第2期1-5,共5页程备久 
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地方农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变革和新要求,不断优化服务路径,提升引领农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安徽农业大学坚持走育人兴校、富民强农、校地协同的"大别山道路",发挥农...
关键词:地方农业院校 现代农业 农业发展方式 大别山道路 协同创新 
一所大学,30年的足迹——记安徽农业大学坚持“大别山道路”30年被引量:1
《教育文汇》2015年第23期6-10,共5页李双红 
在安徽,有这样一所省属重点大学,秉承着“造就人才、改良农业、救济农村”的办学思想,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价值取向,把服务“三农”、奉献“三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的立校之基、发展之本、动力之源,在坚守中与时...
关键词:安徽农业大学 大别山 “三农”服务 道路 服务“三农” 经济社会发展 重点大学 办学思想 
“大别山道路”的践行者——记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张正竹
《安徽教育》2015年第5期18-19,共2页安宣 
"让山区茶农早日脱贫致富""让安徽茶重振雄风""让中国茶走向世界",作为一名学茶、研究茶的专家,张正竹一直以来秉承着这种信念。多年来,他为培养茶学人才不遗余力,为攻克科研难关殚精竭虑,为推动茶产业发展呕心沥血。在学生眼中,他是敬...
关键词:安徽农业大学 张正 农学博士 茶产业发展 重振雄风 茶学 茶树生长 走向世界 六安瓜片茶 茶叶加工 
“大别山道路”文化精神探源——对“办什么样的安农”的历史探索(下篇)被引量:5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10-118,共9页赵良庆 朱立军 吴文革 
安徽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SK2013ZD03:<大别山道路及其文化价值研究>)
"大别山道路"的开辟与形成,是安农人对"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不断探索的实践成果。"大别山道路"是一条富民兴农、育人兴校、科技创新、培养崇高和塑造灵魂之路。坚持"大别山道路",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和知识技术创新体...
关键词:大别山道路 文化精神 探源 
大别山道路文化精神探源(上篇)——对“办什么样的安农”的历史探索被引量:3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04-112,共9页赵良庆 吴文革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SK2013ZD03:<大别山道路及其文化价值研究>
从历史渊源视角看,独立建院前,安徽农业大学从办学模式、大学职能、制度体系、办学定位四个方面初步回答了"办什么样的安农";在独立建院、下迁农村分散办学、回迁合肥集中办学期间,安徽农业大学开始了"建设什么样的安农""怎样办好安农"...
关键词:大别山道路 文化精神 探源 
论农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基于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道路”的实践被引量:2
《理论建设》2013年第6期92-95,共4页过春茸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中美文化差异对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启示"(项目编号:2008sk139);安徽农业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美高校德育教育之比较及文化反思"(项目编号:2007ZS13)
安徽农业大学在走"大别山道路"的实践中,不仅为地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也卓有成效地探索出一条增强农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新路径。
关键词:农业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农业院校特色大学文化建设及其实践探索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第26期4-4,共1页李铭 
安徽农业大学所走出的一条农科教与文化相结合的"大别山道路",是将"大别山道路"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融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之中,逐步形成相对明晰的观念和表达,使"大别山道路"成为提升安徽农业大学文化特色的重要方式,这在高等农...
关键词:高校 特色文化 路径 “大别山道路” 
从农科教结合走向农科教文融合——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道路”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22-127,共6页吴文革 朱立军 
安徽农业大学繁荣发展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专项任务项目(<"大别山道路"研究>)
在对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道路"实践探索进行理论梳理后,认为其内涵包括以下几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具体道路:遵循教育规律,开辟安徽农业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之路;遵循科技规律,开辟安徽农业高等教育与科技结合之路;遵循经济规律,...
关键词:大别山道路 农科教结合 农科教文融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