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语境

作品数:1464被引量:2822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健南帆彭小瑜胡大平项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学批评:八个问题与一种方案被引量:15
《文学评论》2018年第1期5-13,共9页南帆 
影响当代文学批评的有八个理论问题,即当代文学与经典、审美与历史、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文本中心与理论霸权、作品的有机整体原则、文学批评是否科学、作家与批评家和精英主义的困境。如果这些问题始终处于模糊状态而无法获得正视,它...
关键词:文学批评 文化场域 二项对立 理论调节 历史语境 
近代中国文学概念转换的历史语境与路径被引量:6
《文学评论》2016年第5期84-98,共15页陈广宏 
本文是对近代中国之文学概念如何随西学东渐实现其转换的重新检讨,尝试沿着历史展开的方式,追溯这一概念在自身传统中生成、演变的动态过程,在过去与现在的转化关系中审视其为中西对接提供何等基础。同时,在中西方以及日本之间已经形成...
关键词:文学概念 近代中国 文化交涉 古今演变 
编后记
《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224-224,共1页
今天的马克思主义者纪念毛泽东同志七十年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首先必须有历史感。也就是说,必须把讲话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之中,了解它所针对的延安现实问题和来自传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了解它一次次修改完善的...
关键词:延安文艺座谈会 编后记 马克思主义者 毛泽东同志 集体无意识 《讲话》 历史语境 传统文化 
“旁生枝节”对写实小说观念的补正——以《腹地》再版为关注点被引量:7
《文学评论》2012年第1期192-203,共12页董之林 
从"文学事件"中查找操纵事件隐秘的内部原因,这是讨论2007年王林长篇小说《腹地》再版需要解答的问题。现实主义观念演化的历史,已成为现代小说研究重要一翼。《腹地》是这一历史语境的产物,连同作家大半个世纪辗转起伏的命运,都同这条...
关键词:小说观念 腹地 再版 写实 历史语境 文学事件 2007年 日本侵略者 
评马俊山《演剧职业化运动研究》
《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201-203,共3页朱伟华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而言,这也许永远是个真实的描述——在所有严肃的讨论中,不论针对哪位作家哪些作品,无论面对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哪类文体,从国体到文体的现代化进程,永远是不可回避的历史语境或论题的应有之义。“现代化...
关键词:职业化 演剧 运动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现代化进程 历史语境 中国话剧 
郑玄诗学理论及其对传统诗论的转换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07年第6期19-24,共6页刘毓庆 李蹊 
郑玄集两汉《诗经》研究之大成,他的诗论中最有价值的是他对传统诗论的修正与改造——在汉代大一统特定的历史语境与文化语境下,对先秦儒者提出的"美刺"和"情志"的内涵作了切换。于"美刺"之中,注入了"诵美讥过"的意义;于"诗言志"中,注入...
关键词:传统诗论 诗学理论 郑玄 《诗经》研究 “诗言志” 文化语境 历史语境 生命活力 
女性书写与男性写作的两种意义场——《我在霞村的时候》与《荷花淀》的比较阅读被引量:2
《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95-98,共4页喻见 
女性书写是一种身体、生命体验的书写,男性写作是民族国家立场的理性写作,本文通过文本比较,对相同历史语境中的女性因不同的书写和写作而在文学史上有巨大落差而尝试着作出一种移位解读。
关键词:《我在霞村的时候》 女性书写 《荷花淀》 写作 比较阅读 男性 生命体验 国家立场 文本比较 历史语境 
文学研究中思维逻辑的误区被引量:1
《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27-31,共5页俞兆平 
在文学研究中,长期以来存在一些思维逻辑的误区,例如,对“非此即彼” 的过分强化,脱离历史语境的逻辑推导,相似律的滥用,等等。对此进行认真清理,将有助于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文学研究 思维逻辑 文学理论 非历史语境 文化价值 
静悄悄地行进——论90年代的解放区文学研究被引量:11
《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88-97,共10页刘增杰 
20世纪80年代的解放区文学研究,在以颂扬为基调的沉闷氛围下,对解放区文学存在问题的反思力度不够,构成了研究、批评总体上的孱弱。建筑在反思基础上的90年代的解放区文学研究,由于研究者价值取向的变化,心态的调整而开始出现新的研究...
关键词:九十年代 解放区文学 文学研究 价值取向 历史语境 文化精神 艺术风格 美学理想 队伍建设 
思辨逻辑与史实语境——兼答汤奇云先生被引量:1
《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127-132,共6页俞兆平 
本文认为 ,文章的价值与意义往往在于它的学术语境的需求。学术语境有现实与历史之分 ,历史语境要基于历史事实之上。尊重史实 ,拿出证据 ,回归学术历史语境 ,是学术论争的基本准则。
关键词:历史语境 学术论争 史实 现实 回归 文章 思辨 历史事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