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论

作品数:27被引量:1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邬国平叶佳声陈伶俐张颖白彬彬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杜甫研究学刊》《绥化学院学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中州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活需要好书相伴
《作文(初中年级)》2023年第7期26-27,共2页汪欣婕 黄怡文(指导)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传递着知识的力量,打开书籍就打开了知识的大门。读一本好书,犹如结交先贤圣人智者,让自己成熟起来,高雅起来,更有智慧。读中国传统文化书籍,我们可以领略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可以与...
关键词:东方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 知识的力量 姓氏文化 潮涨潮落 促膝长谈 杜甫论 百家姓 
《苕溪渔隐丛话》之杜甫论
《嘉应学院学报》2017年第9期57-61,共5页刘晓亮 
胡仔所辑《苕溪渔隐丛话》有意突出唐之李、杜,宋之苏、黄。从所辑关于杜甫的条目来看,有论杜诗之渊源所自、杜诗之注解、杜诗之版本校勘、"诗史"论等,从这些方面入手,来对宋代杜诗学做一探索,既具有文献学意义,同时也具有文学批评意义。
关键词:苕溪渔隐丛话 杜甫 渊源 注解 校勘 诗史 
诗人转世与文化寻根——主持人语
《铜仁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10-13,共4页范子烨 
林语堂说:"世上常有古今异代相距千百年的学者,因思想和感觉的相同,竟会在书页上会面时完全融洽和谐,如面对着自己的肖像一般。在中国语文中,我们称这种精神的融洽为‘灵魂的转世’。例如苏东坡乃是庄周或陶渊明转世,袁中郎乃是苏轼...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 文化寻根 袁中郎 庄周 隐逸诗 中国语文 渊明 四八目 杜甫论 陶渊明研究 
诗坛骄子,思想巨人——儒家思想下的陶渊明与杜甫论析
《铜仁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28-34,共7页白彬彬 
陶渊明和杜甫作为中国文化史上两个符号式的人物,虽然在诗歌创作风格上差异颇大,但却其思想来生活,却共同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深浸润。无论是进退出处的人生理想,还是真淳深挚的人伦品格,再或者是民胞物与的人道境界,陶、杜皆身体力行,...
关键词:陶渊明 杜甫 儒家思想 民胞物与 
杜甫论书诗漫谈
《国画家》2015年第2期65-66,共2页段为民 
唐代书法是我国书法史上又一座高峰,群星璀璨,大家辈出;唐代的书法理论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在书法各个领域都有深入的探索。唐代又是一个诗歌的时代,李、杜等一大批诗人彪炳史册。他们其中很多人都比较关注书法艺术,并且用诗歌的形式表...
关键词:杜甫论 壮游 九龄 论书 张芝 宣和书谱 大诗人杜甫 钟繇 孙过庭 郑虔 
忠勇杜甫论
《中州学刊》2013年第8期151-157,共7页张起 
四川省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唐诗:异闻趣事今说>
新中国成立以来,很少有学者从"忠勇"角度研究杜甫,尤其是文人之勇,往往被人忽略。实际上,诗圣杜甫一生性格忠勇,行为忠勇,精神忠勇。杜甫的忠勇,本质上来自其家族血缘的狂傲,但又注入了杜甫个人独有的正直与忠诚,所以形成了古代诗歌史...
关键词:杜甫 忠勇 人格 文化精神 
王亚平《杜甫论》叙录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2期85-90,共6页熊飞宇 
王亚平所著《杜甫论》,是一部几近湮没的杜学著作。全书共分三部:上部论述杜甫的创作思想及其生活,中部论述杜甫的创作艺术,下部论述杜诗价值及其流派。作者虽有"推倒"的勇气和"重估"的实践,但对前人的研究,未免指责过甚。作者的史学修...
关键词:王亚平 《杜甫论》 缺失 
《沧浪诗话》之杜甫论被引量:1
《天中学刊》2012年第6期73-77,共5页张颖 
通过对具体诗人的评点来体现自己的诗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大优良传统。杜甫"沉郁""雄浑""集大成""入神"的诗歌风格与严羽的诗学理想和诗学观念都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契合,严羽的许多重要诗学思想都在杜甫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因...
关键词:严羽 杜甫 沉郁 雄浑 集大成 入神 
杜甫论司马相如、阮籍及庾信
《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63-64,68,共3页朱大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751103)
司马相如、阮籍和庾信是杜诗中论说最多的三位前代作家,杜甫歌咏他们并非是为了赞誉他们的作品,而是为了抒发自己身世穷通之感慨。换言之,杜甫借歌咏司马相如之"献赋"与"消渴疾"、阮籍之"途穷"以及"庾信宅"等故事抒发了自己仕途偃蹇、...
关键词:杜甫 诗歌 司马相如 阮籍 庾信 
《沧浪诗话》和《原诗》中的杜甫论探析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年第5期101-102,共2页唐明生 
《沧浪诗话》和《原诗》都赞誉杜甫,推崇杜诗为诗歌的"集大成"、"诗入神",然《沧浪诗话》赞誉杜诗时,以李杜并举,《原诗》标举杜诗却独挺杜诗。《沧浪诗话》赞杜诗的"集大成"仅是承前,而《原诗》中的"集大成"不仅承前,而且启后。
关键词:《沧浪诗话》 《原诗》 杜甫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