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视

作品数:34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文益邹惠玲陈静夏可君吴远林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艺术工作》《国外文学》《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书城》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去根基的图像与末世之痛——耶罗尼米斯·博斯的虚空灵视
《当代美术家》2024年第1期90-107,共18页姜宇辉 
博斯的末世绘画仍然对当下的现实有着共鸣和关联。这首先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末世作为一个主题和概念的双重含义,它既可以在科莫德的意义上作为一种连贯而总体性的叙事,但也同样不妨在福柯和莫顿的意义上被视作一种去根基的绝对否定的运动...
关键词:博斯 末世 三联画 绝对否定 感觉的逻辑 
灵知与灵视:民间信仰文化与现实主义电影的自由
《当代电影》2024年第1期135-142,共8页安燕 
在民间信仰文化的激发下,国产现实主义电影走出一条充满他异性的、灵知-现实主义的道路。“灵的干预”带来的真觉、灵觉,使人洞悉事物的本质,置身与世界的否定性关系和不可名状的自由之中。灵视模式通过直觉指向未知或隐藏的事物,诉诸...
关键词:民间信仰文化 现实主义电影 灵视模式 解辖域化 
“地方性精神”:《霍克斯默》中的灵视文化和经验主义
《外国文学评论》2023年第4期217-239,共23页葛希建 
南京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B(202202B010)的阶段性成果。
英国文化在阿克罗伊德的批评著作和小说中均占据着重要位置,而“地方性精神”是理解阿克罗伊德英国文化观的关键词。基于对“地方性精神”的理解,阿克罗伊德梳理出英国文化传统的两个脉络:灵视文化和经验主义。本文认为其小说《霍克斯...
关键词:《霍克斯默》 地方性精神 灵视文化 经验主义 
视觉、想象、灵视:《失乐园》中的“所见之真”
《外国语言与文化》2022年第4期38-47,共10页曲明华 王威 
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视角下弥尔顿《失乐园》史诗创作研究”(YJSCX2021-057)。
《失乐园》中,弥尔顿以“看”书写真理求索。诗中的“看”可以分为视觉、想象与灵视三种类型。结合柏拉图真理观,探析诗中三种“看”的认知机制与结果,可以发现:视觉虽易遭受恶的影响,其认知仍是回忆获取真理的重要起点;限于表象的想象...
关键词:弥尔顿 《失乐园》 视觉 想象 灵视 “所见之真” 
强光浩的绘画灵视:身体的多维切割与重组
《艺术工作》2022年第4期43-46,共4页夏可君 
中国当代绘画开始于“1985新潮”的重新爆发,而其中重要的几个影响来源,除了罗森博格与赵无极的影响,最为重要的还有超现实主义与立体派的综合,这可能形成了某种中国式的立体超现实主义。这一方面来自于时代要重建整个被截断的现代艺术...
关键词:赵无极 立体派 中国当代绘画 达利 超现实主义 毕加索 
臧棣的诗歌植物学:灵视另一种的人性被引量:1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年第3期65-70,共6页夏可君 
身处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以来的人们,对于此病毒采取了一种植物命名,如同花冠一样的恐怖之物,只是人类对此魔灵之物其实并不了解,尽管我们可以窥视到它的基因链,甚至直观到其形态与突触的变异,但我们其实根本上还并不明了它的发生机制,...
关键词:臧棣 灵视 植物命名 植物学 终末论 人性 花朵 
海伦·文德勒《花朵与旋涡》:“这是复合的灵视”
《中国图书评论》2022年第5期101-106,共6页王一笑 
对于文德勒来说,狄金森不只是她多年来苦思冥想的出色的诗人,更是“永恒主题的创造性构想者与语言的塑造者”。她在书中优雅从容地扩展了诗学批评的辐射,在更为开阔的主题范围中例证细品,精妙地带动读者重新审视文本,扩充阅读体验,领会...
关键词:狄金森 细读 语言的独创 
“实视”与“灵视”——罗门战争诗论
《华文文学评论》2021年第1期94-103,共10页张叹凤 
罗门虽然属于台湾地区三大现代派诗社之一的"蓝星诗社"阵营,是"蓝星"骨干与代表诗人之一,实际上他活跃于台湾地区各个诗社群体报刊版面,作品风格甚至更接近"现代诗社"①,即更多"横的移植",受欧美现代派乃至后现代派影响十分明显。在题...
关键词:蓝星诗社 横的移植 作品风格 后现代派 灵视 台湾地区 诗论 创世纪 
“金猴奋起千钧棒”--杨小滨诗歌论
《诗探索》2021年第3期98-113,共16页李阳 
在被无数层符号糖纸所包裹的世界里,“过度现实”(I'hyperreel)中的“灵视者”自然就对日常经验的幻象(phantasmagoria)愈发上瘾。不可避免地,那些企图呈现无法呈现之物(从而因误生悟)的人们,往往会将现实乃至自我“隐喻”化。诚如杨小...
关键词:日常经验 臧棣 灵视 隐喻 幻象 
语图在场:晚清东亚诗歌交流的一种路径探索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21年第2期25-33,共9页吴留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中国与琉球交往诗歌文献整理研究”(项目编号20CZW0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晚清东亚各国间的文艺交往不辍,且呈现出一些典型性的新变色彩。除了政治格局的变迁外,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是交通与传媒技术的空前发展。由此引发的交往路径的嬗替,其意义不限于方式本身,更影响交往双方的文化心态乃至诗学理念的调整适...
关键词:语图互涉 灵视诗学 诗画一体 文学想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