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礼

作品数:222被引量:20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延庆谢树放郭成伟姜登峰向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吉首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隆礼重法”:《荀子》的规则观及其当代价值
《今古文创》2025年第3期69-73,共5页盛欣宇 
荀子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礼崩乐坏的战国亟待构建稳定的社会治理体系。“隆礼重法”是荀子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方法,也是其社会治理观的重要内容。荀子在“性恶”的基础上,从明分使群和义法之辩两个层面诠释何为礼法,提出克制私欲和礼...
关键词:隆礼重法 荀子 规则观 当代价值 
人性论意蕴下的中华法系及其现代意义
《江淮论坛》2024年第6期74-81,共8页向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间非规则型法促进农村三治结合的机理、路径与机制研究”(19BFX013);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协同视域下乡村‘五治融合’的机理及机制研究”(23A0409)。
中华法系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法律体系,其核心理念深受儒家、法家、道家等思想的影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与社会的整体利益。人性论在中华法系中不仅关乎法律的制定与执行,更是影响司法公正的重要因素。人性论...
关键词:人性论 中华法系 司法制度 隆礼重法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荀子政治思想浅析——以“性朴欲恶心虑论”为基础的考察
《理论界》2024年第12期31-38,共8页李福龙 
人性论是荀子政治思想的根基,“性朴欲恶心虑论”是荀子人性论的题中应有之义。自然状态中的人们因为“欲恶”而导致“相亡”的后果,圣人“恶其乱”而带领人们走向有序的社会状态,由此圣人政治合法性的根基得以确立。隆礼重法和劝学致...
关键词:救亡图存 隆礼重法 劝学致善 
荀子“隆礼重法”思想对高校学生管理之启示
《葡萄酒》2024年第19期0226-0228,共3页曹惠如 
荀子“隆礼重法”的管理思想被世人所颂赞与引用,学者们对此管理法则的研究通常聚焦 其被运用在治国理政的角度,但在以德治校、依法治校的当下,“隆礼重法”同样具有可借鉴之处。目 前,大学阶段多存在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价值辨别能力较...
关键词:荀子 “隆礼重法” 高校学生管理 
隆礼与写人:《红楼梦》茶器描写的匠心营造
《红楼梦学刊》2024年第4期63-81,共19页宁丽娟 
《红楼梦》所营造的“大观园”孕育出万般富贵的钟鸣鼎食,错综千变的世事人情。即便是寻常日用的茶器,也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曹雪芹笔下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各类茶器,通过对琳琅满目的不同种类茶器在材质、造型、装饰特征方面的描...
关键词:红楼梦 茶器 礼仪 人物 
中国古代“礼法合治”思想及现代启示被引量: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20期80-84,共5页梁金歌 
2023年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对优秀传统司法文化的吸收与借鉴”(项目编号:23HNCDXJ08);2023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生教育类)“河南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23SJGLX318Y);202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年度项目“数治视域下河南城乡协同治理体系法治化研究”(项目编号:2022BFX00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礼法合治”思想的本质是在治国理政中注重礼与法、德与刑的结合。“礼法合治”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与特质,是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展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中国逻辑与中国特色。该...
关键词:礼法合治 隆礼重法 德主刑辅 传统文化 依法治国 法治现代化 
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内在逻辑
《今古文创》2024年第27期56-59,共4页胡筱萌 
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离不开相辅相成的法律准则和道德教化。在战乱频繁的战国时期,天下安定便成为众多思想家的毕生追寻。而荀子,博取众家之言,成一家之书。他将天人观与人性恶作为理论基础,延伸到“隆礼”“重法”,主张“王道”与...
关键词:荀子 隆礼重法 礼主刑辅 人性恶 天人观 
荀子韩非子礼法思想比较研究
《今古文创》2024年第28期61-64,共4页高婕 
礼、法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手段,各有特色。人性论是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石,荀子虽然主张人性有恶,但他以心为人之向善提供了可能,肯定了化性起伪的重要性;而韩非则主张利用人性,因势利导。对人性的不同看法使二人对礼法的运用也不同,通过对...
关键词:荀子 韩非子 性恶论 人性自为 隆礼重法 
《契丹国志》研究综述被引量:1
《镇江高专学报》2023年第3期95-97,116,共4页刘思辰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J2020002);渤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YJC2022-023)。
1985年,贾敬颜、林荣贵从文献整理的角度点校了《契丹国志》。关于《契丹国志》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主要剖析作者与成书年代、史料来源、史料价值。虽有较多学者质疑《契丹国志》,但《契丹国志》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契丹国志》研...
关键词:《契丹国志》 叶隆礼 史源 
荀子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探微
《哲学进展》2023年第7期1438-1443,共6页曹久悦 孙孝科 
作为战国末期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荀子以其锐利的目光与理性的思索洞察和剖析当时的社会现象,并为其时的社会问题应对给出了自己的理想答案。荀子核心思想中的“隆礼重法”、“足国裕民”、“尚贤使能”、“明分使群”等有效助益当时的社...
关键词:荀子 国家治理 隆礼重法 明分使群 当代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