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礼重法

作品数:143被引量:11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谢树放郭成伟姜登峰向达张蕊更多>>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礼法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古代“礼法合治”思想及现代启示被引量: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20期80-84,共5页梁金歌 
2023年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对优秀传统司法文化的吸收与借鉴”(项目编号:23HNCDXJ08);2023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生教育类)“河南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23SJGLX318Y);202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年度项目“数治视域下河南城乡协同治理体系法治化研究”(项目编号:2022BFX00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礼法合治”思想的本质是在治国理政中注重礼与法、德与刑的结合。“礼法合治”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与特质,是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展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中国逻辑与中国特色。该...
关键词:礼法合治 隆礼重法 德主刑辅 传统文化 依法治国 法治现代化 
荀子韩非子礼法思想比较研究
《今古文创》2024年第28期61-64,共4页高婕 
礼、法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手段,各有特色。人性论是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石,荀子虽然主张人性有恶,但他以心为人之向善提供了可能,肯定了化性起伪的重要性;而韩非则主张利用人性,因势利导。对人性的不同看法使二人对礼法的运用也不同,通过对...
关键词:荀子 韩非子 性恶论 人性自为 隆礼重法 
中国式法治的情理法意蕴:礼法渊源、内涵结构及现代功用被引量:3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90-100,共11页向达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民族精神视域下德法融合的法律主体建构研究”(XSP2022YBC286);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民间法促进武陵山片区五治结合的机理、路径及机制研究”(21A0342);湖南省教改项目“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德法兼修’研究与实践”(HNSJG529)。
中国式法治是中国法治主体性的体现,其根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是对中国特色法治体系中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时代表达。中国法律文化正在实现从法律东方主义到东方法律主义的蜕变,彰显出时代法律文化的自信与法学理论的自觉。中...
关键词:中国式法治 情理法 隆礼重法 协同治理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荀子:构建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体系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66-70,共5页王杰 
自周公援德入礼、孔子援仁入礼以来,荀子援法入礼,主张隆礼重法,实现了礼制思想的第三次变革。礼是荀子政治思想体系的核心,本文从礼的内涵变迁及基本政治功用、礼的核心(等级制度的确立与维护)、礼为修身立命和治国安邦之本、礼法的互...
关键词:荀子  礼法 等级制度 援法入礼 隆礼重法 人治 
荀子“礼法”教化思想的现代启示意义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11-13,共3页温平 
战国末期,面对社会失序的现状,荀子提出了一套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化"思想体系,以适应战国末期的社会现状。荀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孟的儒家传统礼治思想,另一方面,又充分的吸收了法家的理论,主张援法入礼,礼法并施,开创了礼法融合的先河,将...
关键词:荀子 “隆礼重法” 教化思想 启示 
论中国古代社会的“隆礼至法”被引量:1
《孔学堂》2017年第4期79-82,共4页马小红 Chi Zhen 
“隆礼至法”出自《荀子·君道》.如今研究者常常将其表述为“隆礼重法”,并解释为君主治国既要重视礼的作用,也要重视法的作用,荀子也因此被誉为“礼法合一”的思想先驱.其实,如果完整地阅读荀子“隆礼至法”的论述并参以自汉以后中国...
关键词:隆礼重法 中国社会 古代社会 礼法关系 法的作用 思想内涵 研究者 荀子 
荀子法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初探被引量:14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37-147,共11页曹阳 
荀子集先秦诸子学说之大成,承继并超越孔孟之道,将儒法等百家思想熔于一炉,锻造出独具特色的"隆礼重法"学说,有效地实现了礼法间紧密而主次分明的结合,为秦制奠定了思想基础,成为后世百代不易的正统思想,但其亦因此备受后世的赞赏或诟...
关键词:荀子 礼法思想 对后世影响 当代价值 隆礼重法 
荀子“隆礼重法”哲学思想略论
《武汉学刊》2014年第2期17-20,共4页张安礼 
荀子是先秦后期儒学大家,其学术集"百家争鸣"之大成。荀子"隆礼重法"思想开儒法合流之先河,影响极为深远。本文通过援引《荀子》经典论述并结合当时的现实,试图对"隆礼"、"重法"的内涵、功能及其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荀子本人及其"...
关键词:荀子 礼治 隆礼重法 礼法关系 
浅析“性本恶”视野下荀子的礼法统一观被引量:1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3年第3期190-191,共2页卞永军 
荀子认为,人性在本质上是恶的,具有趋恶的可能,因此需要用礼、法来进行改造。荀子运用"性恶论"这一理论基点,创造性地提出"隆礼重法"的社会治理思想。这一理论对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当前我国推进"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大...
关键词:荀子 “性恶”论 隆礼重法 礼法统一 
荀子隆礼重法的思想对稷下学术的吸收
《焦作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13-15,共3页魏玮 
荀子久居齐国,是先秦学术的集大成者,也是稷下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通过广泛地批判百家学说,吸取其中精华,针对即将统一的形势建立一种适应其需要的学说体系。他以儒家政治思想为基础,受到稷下学者思想的影响,提出隆礼重法的思想,为统...
关键词:荀子 稷下 礼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