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礼

作品数:30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怀远县委党校更多>>
发文主题:《淮南子》鬼神崇拜荀子天命论藏传佛教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西藏研究》《咸阳师范学院学报》《学理论》《办公室业务》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庄子清廉思想对新时代推进“三不”机制建设的启示被引量:1
《大理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73-78,共6页王勇 张安礼 
蚌埠市社科联2021年大禹文化研究课题(BB21B043)。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庄子的思想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其淡泊名利的清廉思想更是丰富而深刻。具备清廉思想,能够廉洁从政,是对古今为官者的基本要求。坚决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构...
关键词:庄子 轻视财物 蔑视权位 “三不”体制机制 启示 
西藏民主改革前后毛泽东对西藏宗教政策的战略性调整
《科学与无神论》2021年第3期63-66,F0003,共5页张安礼 
以西藏民主改革为分水岭,毛泽东处理西藏宗教问题的政策分为两个阶段,从和平解放到1959年,这一时期基本上是维持西藏原有的旧制度不变,力保西藏社会的平稳过渡;从1959年平叛胜利之后到1965年,为西藏宗教进行全面调整改革阶段。在第二阶...
关键词:西藏 民主改革 毛泽东 宗教政策 
蚌埠红色文化弘扬与发展研究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年第29期77-78,共2页周静 张安礼 吴小红 
“2019年度蚌埠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课题资助成果”
弘扬和发展蚌埠地区的红色文化,是加强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载体。蚌埠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其中,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主战场就在今天的蚌埠。在蚌埠这块大地上,革命先烈们留下了众多红色文化。加强蚌埠地区红色文...
关键词:蚌埠 红色文化 弘扬与发展 
《实践论》《矛盾论》的思想主题及其时代价值
《武汉学刊》2018年第3期18-21,共4页张安礼 
一九三七年,毛泽东撰写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下称'两论')问世。'两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标志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结晶、具有鲜明的思想主题。'两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关键词:《矛盾论》 毛泽东 《实践论》 时代价值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蚌埠党校》2018年第1期41-44,共4页张安礼 
党的十九报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孔子的仁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深厚内涵及当代价值,对继承优秀传统文...
关键词:忠恕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 仁学思想 克己复礼为仁 
西藏分裂割据时期藏传佛教文学论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93-96,共4页索南才让 张安礼 
分裂割据时期的藏传佛教文学主要是指吐蕃王朝崩溃至萨迦派执政时期的文学。这一时期亦即后弘初期,藏传佛教由于师教传承的不同,所奉主要经典和修习方法的差异,以及所属政治集团的区别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各派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
关键词:分裂割据时期 噶当派 道歌 萨迦格言 传记文学 伏藏文学 
“大一统”视野下董仲舒对“天人感应”思想的重构被引量:2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5年第9期48-52,共5页张安礼 
自汉代以来,学界对西汉著名政治家、理论家董仲舒的功过聚讼纷纭。为了适应西汉王朝专制主义建立"大一统"的政治意图,董仲舒重新架构"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儒家学说做了充分的发挥。他远承孔孟,近取荀...
关键词:董仲舒 天人感应 阴阳五行 
大禹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实现路径探析——以蚌埠城市精神塑造为视角
《蚌埠党校》2015年第3期44-47,共4页张安礼 
2015年蚌埠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资助)(项目编号:BB15B021)“大禹文化与蚌埠城市精神塑造问题研究”之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文化的支撑。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建设...
关键词:城市形象 路径探析 娶妻生子 涂山氏 精神特质 中国梦 皖北地区 生活水平 禹王宫 部落首领 
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蚌埠党校》2015年第1期37-40,共4页张安礼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对待历史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
关键词:以德治国 礼义 法治国家 文化生活 天人之分 根本法则 治国理念 辩证统一 荀学 法治文化 
荀子“隆礼重法”哲学思想略论
《武汉学刊》2014年第2期17-20,共4页张安礼 
荀子是先秦后期儒学大家,其学术集"百家争鸣"之大成。荀子"隆礼重法"思想开儒法合流之先河,影响极为深远。本文通过援引《荀子》经典论述并结合当时的现实,试图对"隆礼"、"重法"的内涵、功能及其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荀子本人及其"...
关键词:荀子 礼治 隆礼重法 礼法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