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才让

作品数:49被引量:12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海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藏传佛教藏族佛教宗喀巴乡村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藏研究》《宗教学研究》《攀登(藏文版)》《东方娱乐周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乡村振兴视域下藏香技艺传承与变迁研究——基于吞巴镇的民族志调查
《东方娱乐周刊》2024年第10期0112-0114,共3页索南才让 
吞巴镇作为尼木藏香的第一产地,藏香是吞巴镇和 尼木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色彩。文章论述了尼木 藏香传承与变迁,并依托文化功能论分析了藏香产业承载的 文化传承功能与经济增收功能,以及藏香产业在非遗传承机 制、产品品牌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 尼木藏香 技艺传承变迁 
乡村振兴背景下畜牧业发展路径研究思考——以天峻县“野牦牛引种培育产业”为例
《黑龙江粮食》2024年第7期88-90,共3页索南才让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畜牧业对地区产业发展与振兴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各地区在因地制宜发展策略下,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探析个案模式能够丰富我国“五大牧区”的全面振兴发展理论。本文以青海省天峻县境内的“野牦牛引种培育产业...
关键词:乡村振兴 天峻县 野牦牛引种培育 
藏族动物伦理观断裂因素分析——基于天峻县流浪狗的研究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3年第26期244-246,共3页索南才让 
动物伦理多指人对动物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紧密联系。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与生态移民搬迁影响下,家畜在城市化转化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为流浪狗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天峻县进行实地调...
关键词:流浪狗 动物伦理 藏族 
藏文世俗法典文献概要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2期38-47,共10页索南才让 
202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高层次项目培育专项(重大)“藏文世俗法典古文献汉译与研究”(2022SPYZX01ZD);四川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藏羌彝文化研究院2021年藏羌彝文化普及项目“藏文世俗法典写本文献汇编”;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第二批重大项目“藏文世俗法规古文献整理与研究”(14ZDB110)阶段性成果。
中华法系中藏文世俗法典与藏族演化史相伴而生,并不局限于藏族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也不专指具体的某部成文法典,而是涵盖上至唐代吐蕃王朝下至涉藏地区民主改革之前,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法律格局和国家法、地方法、宗教法、习惯法交叉...
关键词:藏文文献 世俗法典 边疆稳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藏文厘定与使用规范研究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22年第3期164-182,196,共20页索南才让 丹阳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第二批重大项目“藏文世俗法规古文献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4ZDB110。
文章采用藏文文献的第一手材料和藏语文规范演变的逻辑规律,提出藏文至少有过四次厘定和四次规范的观点,对传统教法史记载的三次厘定的观点进行了新的判断和认识。四次厘定分别为: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执政时期629-650)完成第一...
关键词:语合二卷 四次厘定 四次规范 
吐蕃没卢氏家族起源新探被引量:1
《攀登(藏文版)》2021年第1期34-45,共12页索南才让 
关于没卢氏家族的起源地,目前学术界存在三种主流观点,这三种观点在考证方面仍存在诸多缺陷和问题。本文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尤其根据敦煌文献发现,没卢氏并不属于努布域九郡或者象雄杰琛,而是发源于圣山藏拉附近,此地位于藏树妥巴。元代...
关键词:没卢氏家族 藏拉 藏树妥巴 
没庐氏家族研究综述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2020年第4期62-69,共8页索南才让 
与吐蕃时期相关的研究成果中亦有谈到没庐氏家族,但它都是以其他研究主题中的附属而存在,对该家族起始的发源地和中间的发展,及最终的消亡缺乏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因此,以整体性和互联性的视角,立足没庐氏家族的整体性研究,以家族世袭繁...
关键词:外戚家族 没庐氏家族 研究综述 
边疆治理中宗教管理关键在于“导”——如何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被引量:1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84-88,119,156,共7页索南才让 张慧侠 
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目“淡化宗教消极影响,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项目号:18AZZ002)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在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藏传佛教工作不是单一的宗教问题,而是事关祖国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引导,在“导”上下功夫。本文提出三个“导”,一是通过“疏导”掌握认识问题,了解宗...
关键词:藏传佛教 “导” 相适应 和谐 
吐蕃赞普法令格子碑中的人兽画像及丧葬仪轨再探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19年第1期115-123,191,共10页索南才让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藏文世俗法规古文献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3BMZ027;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二批重大项目“藏文世俗法规古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号:14ZDB110)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章通过宗教学及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从吐蕃原始信仰中的“朵”“鲁”“藏”的角度,对1992年3月19日发现的现收藏于云南省丽江市博物馆的“吐蕃赞普法令格子碑”上的图像作了分析、解读和说明。认为,碑中的人兽画像是反映吐蕃原始丧葬仪...
关键词:法令格子碑 丧葬仪轨 人兽画像 吐蕃 
佛教在西藏本土化的思想历程及其特点——以莲花生、阿底峡、宗喀巴为主被引量:5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48-54,共7页索南才让 
佛教传入西藏后经历了漫长的本土化过程,经过了吐蕃佛教、宗派形成与思想纷争、格鲁派创立和藏传佛教完全形成三个发展阶段,莲花生和寂护师徒、阿底峡、宗喀巴作为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将主要精力放在解决观与行、空与有、止与观的关系方...
关键词:藏传佛教 本土化历程 代表人物 思想特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