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解析

作品数:60被引量:18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王方玉罗建文刘璐璐李世雁陈秀萍更多>>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武汉大学湘潭工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网络空间高校意识形态伦理危机的具象表征、伦理解析及消解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38-42,共5页辛盼盼 
网络空间的不断更迭使高校意识形态处于深刻又复杂的变革中,给高校意识形态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还使其面临一系列伦理危机,如网络空间高校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认同及价值评判标准遭到冲击、网络空间高校意识形态真空乃至信仰危机不同程度...
关键词:网络空间 高校意识形态 伦理危机 伦理解析 
疫情防控“成功悖论”的伦理解析
《医学与哲学》2024年第2期28-32,共5页史军 张芊芊 
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057);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ZX018)。
疫情防控会造成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成功悖论”:虽然疫情防控给社会带来了整体利益,但具体的参与者个人却似乎没有得到什么实际的利益;于是,当疫情防控成功一段时间之后,一些强制性防控措施就会日益受到质疑,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逃避防控...
关键词:传染病 防控悖论 成功悖论 共同体 
基于“内在主义”进路的区块链技术伦理解析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31-37,共7页郝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ZD044);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1HMY007)。
“内在主义”撇弃“外在主义”将技术视为本质上去伦理性的观点,将技术看作是与人地位相平等的“道德行动者”,为技术本身的伦理考量预留空间,并在设计阶段重视伦理实践,期望将伦理考量赋予技术功能,利用技术手段解决伦理问题。“内在...
关键词:内在主义 区块链 技术伦理 技术设计 
《女房客》的家庭伦理解析
《黑河学院学报》2021年第10期130-132,共3页寇静 
安妮·勃朗特在其代表作《女房客》中描绘了维多利亚时期家庭生活。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自提出后,一直致力于文学文本批评研究,将其用于解析该小说中的夫妻、代际、平辈之间的伦理关系,旨在重新发掘小说的意义,拓宽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
关键词:安妮·勃朗特 《女房客》 家庭 文学伦理学 
麦茜特伙伴关系伦理解析被引量:2
《伦理学研究》2021年第3期70-75,共6页王云霞 
当代环境伦理学家麦茜特推出的伙伴关系伦理既是对自我中心伦理、同心圆伦理和生态中心伦理的突破,也是对后两者的有机融合,且鲜明地指向了社会正义和生态正义。伙伴关系伦理挑战了父权制和生态女性主义的惯常叙事,描绘了人类和自然非...
关键词:麦茜特  自然 伙伴关系伦理 
我国公民健康权的保护之伦理解析——基于《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被引量:2
《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年第3期298-301,共4页祝瑾 马晓 
近些年,我国在“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健康服务”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提出“健康中国”战略。而将健康伦理的理念真正保障得以落实就是入法,202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以下简称《卫健法》)正是将健康伦...
关键词:公民健康权 健康伦理 伦理责任 健康素养 
围绕人文关怀根植多向尺度--践行“课程思政”在老年空间教育的设计伦理解析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9期181-184,共4页杨雪 
“老年空间设计”以顺应社会时代发展趋向与教学视野观察,围绕人文关怀育人理念,培养学生对养老空间设计的责任意识与价值“观”怀,形成基于具象尺度观、抽象尺度观、隐形尺度观为主导的多向度思政元素,以执导“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建...
关键词:课程思政 人文关怀 多向尺度 老年空间设计 
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幸福度测量及家庭功能的伦理解析被引量:1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24-32,共9页刘海燕 
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的社会背景下,了解步入成年早期的大学生的幸福度及其家庭功能状况,可为建立积极的家庭伦理体系提供实证根据。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和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通过对大学生群体施测数据的分析,依据功能再造...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大学生 幸福度 家庭功能 伦理学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的生态伦理解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104-109,共6页吴先伍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课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创新与中国行动方案”(18VSJ014)
孟子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这句话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内涵。这句话体现了儒家对于生命的高度敬畏,当前生态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于自然生命缺乏敬畏之情。这句话强调了人的内在不忍之心,正是不忍心为人们爱护自然提供了...
关键词:自然生命 不忍 “见” 生态伦理 
“母亲”原型意象的生命伦理解析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17-22,42,共7页张媛 李娟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YJC752018)
《母亲》“揭示了生命永恒的价值”,作品的原型意象都与生命意识密切相关:“大地与母亲”,是自然之子的生命颂歌,表现了母亲对自然、生命的珍视与热爱;“大地与种子”,是男女性关系的诗性隐喻,再现了母亲强大的生命繁衍能力与担当精神;...
关键词:《母亲》 原型意象 大地与母亲 大地与种子 母亲与土地公公 生命伦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