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丝洛娃

作品数:241被引量:5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春樵万孟群唐静文刘育根许延更多>>
相关机构:文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外国文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托尔斯泰和鲁迅小说创作比较
《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2期106-110,共5页王晖 
托尔斯泰和鲁迅分别是俄中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师,他们的小说创作对后人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宝。托尔斯泰和鲁迅同是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在小说中客观地描绘了本国的社会现实,同时又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完美地融...
关键词:托尔斯泰 鲁迅小说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特色 中国古典小说 小说创作 心理描写 玛丝洛娃 现实主义作家 宗教意识 
托尔斯泰和鲁迅的农民题材创作比较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1994年第3期107-110,共4页王晖 
托尔斯泰,这位十九世纪著名的批评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著作,其中农民题材占有很大的比重。鲁迅,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人,他的小说创作也主要取材于农村,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最深刻地反映农民苦痛和农民问题的伟大...
关键词:托尔斯泰 鲁迅 玛丝洛娃 中国农民 祥林嫂 农民问题 题材 《安娜·卡列尼娜》 利他主义者 十九世纪 
人民受难图——《复活》中译本序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2期4-10,共7页草婴 
托尔斯泰的朋友,法官柯尼,讲给他听一件事实的事: 有个上流社会的年轻人,在充当法庭陪审员时,认出一个被控犯盗窃罪的妓女就是他亲戚家的养女。他曾诱奸这个姑娘,使她怀了孕。收养她的女主人知道这事后,把她赶出家门。姑娘生下孩子后把...
关键词:托尔斯泰 女主人公 玛丝洛娃 革命家 贵族 养女 冤案 平民 上流社会 陪审员 
我国解放后托尔斯泰研究述评
《外国文学研究》1986年第4期107-116,共10页刘洪涛 
一九○六年,托尔斯泰的名字第一次和我国读者见面,到一九八五年,经历了七十九年翻译、介绍研究的厉史。以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为界,这七十九年可分为两个时期。一九四九年以前托尔斯泰的翻译、研究情况,有不少专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里...
关键词:列夫·托尔斯泰 创作方法 托尔斯泰主义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心灵辩证法 五十年代 宗法制 卢卡契 玛丝洛娃 现实主义 
关于《复活》的再探讨——与白晓朗、黄林妹商榷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4期120-124,共5页徐祖武 
读了本刊1983年第四期登载的白晓朗、黄林妹两同志所写的《如何理解〈复活〉中的“复活”》一文后,有一些不同看法,愿意提出来作进一步商榷。我在1981年仅就自己的理解写出了《浅谈〈复活〉主题思想的提炼》一文(刊载于1981年江西人民...
关键词:托尔斯泰 女主人公 主题思想 文学名著 作品思想意义 玛丝洛娃 历史局限性 作家 庸俗社会学 选评 
试论《复活》中男女主人公复活的复杂性
《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2期127-132,共6页刘定淑 
评论界对《复清》中男女主人公的“复活”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认为“托尔斯泰按照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完全服从于主人公性格逻辑的发展,真实地写出了两种结局,体现出两种精神上的质的飞跃,描绘出迥然不同的两种...
关键词:女主人公 托尔斯泰 精神境界 现实主义 创作原则 人生选择 性格逻辑 革命者 玛丝洛娃 贵族阶级 
如何理解《复活》中的“复活”被引量:2
《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4期111-114,共4页白晓朗 黄林妹 
如何理解托尔斯泰在《复活》中所体现的“复活”思想,是把握该书主旨的关键。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书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即聂赫留道夫和玛丝洛娃身上。前者的复活主要表现在他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对于他的这种复活,不少研究《复活》的同志...
关键词:逻辑力量 主题思想 作家思想 文学名著 托尔斯泰 玛丝洛娃 选评 出版社 精神复活 字里行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