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作品数:213被引量:2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庄福龄郝运福张岱年倪志安谢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安徽省教育厅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坚持美学美育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9期43-44,共2页祁志祥 
爱美是人的天性,可是人们却常常分不清美与丑的界限,混淆美丑。于是,教育人们合理区分美丑、认识美的真谛、正确欣赏美、创造美的“美育”工作就迫切摆到了人们面前。“美育”不仅有一个懂得应当如何“审美”的“知”的任务,而且有一个...
关键词:欣赏美 合理区分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美学美育 美的规律 正确欣赏 美与丑 人的天性 
坚持美学美育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兼与当下一种流行观点商榷
《学习与探索》2024年第6期68-74,共7页祁志祥 
当下中国的美学研究界流行的是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这种理论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对“美”及“美育”边界的消解和对“美的规律”的否定,进而导致美丑不分、美育与艺术教育相混淆。这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其实,存在论试图超越的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美学美育研究 存在论 马克思主义 辩证唯物论 
坚持美学美育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教育科学文摘》2024年第2期45-46,共2页祁志祥 
“美育”,顾名思义,是关于“美”的教育,告诉人们怎么认识美。在这个意义上,“美育”又叫作“审美教育”。“美育”作为“审美教育”,是辨别美的教育,其基本使命是培养“审美鉴赏力”即“审美素养”“审美观”,其目的是“以美育人”,指...
关键词:审美鉴赏力 以美育人 美的教育 审美教育 审美素养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美学美育 正确欣赏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美学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的传播与崛起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54-64,共11页祁志祥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现当代美学史”(16FZW052);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世纪以来中国美学的学科转型与演进历程”(2016BWY012)阶段性成果。
中国现代美学史以1928年爆发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为分水岭,呈现出主观论美学与客观论美学的此消彼长。在此之前的二三十年代,主观论美学占主导地位,在这之后的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的客观唯物论美学逐渐崛起并占主导地位。本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唯物论美学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崛起历程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中华传统素朴唯物论之契合点探赜被引量:1
《学术前沿》2023年第8期81-87,共7页陈力祥 
湖南省“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WTA19。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文化,但透过现象看本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气本论为代表的素朴唯物论,二者之间存有四个契合点。“萌芽”契合点:二者成型“前夜”均为素朴唯物论“胚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唯物论 契合点 
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奋斗》2023年第1期28-30,共3页杨冬梅 
守正是坚持,创新是发展;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守正的目的,二者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守正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前提条件,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是不断开辟...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辩证统一 守正创新 时代化 辩证法 丰富内涵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科学思维
《共产党员(河北)》2021年第17期42-43,共2页魏先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对党的百年历史进行了科学总结,尤其是关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
关键词:以史为鉴 科学思维 底线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 创新思维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百年历史 辩证思维 
“风景”研究的文化地理学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8期153-153,共1页李莉 
“风景”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概念。风景研究在概念、研究路径和主题上的变迁是由文化地理学的发展引发的。20世纪早期的伯克利学派正式提出风景是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20世纪70年代,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强调风景是一种观看方式,强调风景体...
关键词:文化地理学 体验过程 人文主义地理学 个人感情 胡塞尔现象学 观看方式 情感转向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哈罗德·品特《房间》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史观解读
《今古文创》2020年第13期34-35,9,共3页何军侠 
品特戏剧《房间》,密闭空间里,被外来者强行侵入,剧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有问无答,前言不搭后语,或滔滔不绝或沉默、停顿,语言本身而不是语义构成一种直喻,一种象征,一种态度,表达主人公的思想情绪、精神关注。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史观考察...
关键词:哈罗德·品特 《房间》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史观 
浅谈工匠精神与工程能力竞赛
《求知导刊》2018年第31期45-45,共1页王少纯 韩松 郑岩 乔日彤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基于环形磁场的有刷无刷无刷一体电机”(110418112).
工匠精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出来后,受到了广泛关注。工科学生更应该将这种精神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将其作为一种习惯带到工作中去。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的角度去分析这一问题,就是意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文章主要从这一角度分析工...
关键词:工匠精神 意识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工程能力竞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