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理论课

作品数:231被引量:3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炳元赵士廉陈轶佳徐德刚陈春萍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审计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教学与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出发改革理论教学
《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1期21-24,共4页卢之超 
这个座谈会开得很及时,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确实应当提到日程上来了。前不久,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这个文件里提出的问题,一个是要加强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一...
关键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马列主义理论课 理论教育 高等院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教学改革 基本问题 政治经济学 引导学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行改革要从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出发
《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6期20-21,共2页朱育和 
谈改革,首先必须有目标。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为我们树立了、明确了目标。高校的马列主义理论课是为培养“三个面向”的四化建设人才服务的。他们要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要面对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复杂局...
关键词:马列主义理论课 两种社会制度 培养的 改革 政治思想 历史规律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国家 割断历史 历史发展规律 
明确和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
《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6期21-22,共2页梁柱 
首先我们要对近几年高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状况有个正确的估计。从目前这门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应该说它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又和“三个面向”
关键词:马列主义理论课 理论教育 大学教育 相适应 大学生 教学情况 培养人才 建设任务 青年学生 地位 
教学重点的转移与知识更新被引量:1
《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6期24-26,共3页高放 
关于如何改革马列主义理论课,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问题,我想谈四点意见。第一,教学重点的转移。过去马列主义理论课往往局限于复述、解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提出的一些基本原理,国际共运史一般是讲到1949年...
关键词:教学重点 马列主义理论课 国际共运 基本原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重点转移 系列问题 青年学生 
提高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措施
《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5期6-14,共9页严枫 
为了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培养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在长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个《决定》...
关键词:马列主义理论课 理论教育 政治思想素质 大学生 高等院校 重要措施 理论课教师 新时期 毛泽东思想 理论联系实际 
首都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座谈 理论教学要通过改革实现“三个面向”
《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4期7-8,共2页李毓英 张国安 
北京市哲学会、经济学总会、党史学会、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国际共运史学会和《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于六月八日联合邀请首都部分高校马列主义理论教师举行座谈会。议题是: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为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关键词:理论教学 马列主义理论课 科学社会主义 高校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教学改革 论教师 面向现代化 技术革命 面向世界 
《教学与研究》1983年1—6期总目录
《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6期78-81,共4页
关键词:马列主义理论课 马克思恩格斯 学教学大纲 有中国特色 科学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教学 共产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党史教学内容和方法要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6期3-4,共2页赵士廉 
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应当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要求。例如《中共党史》教学应当压缩民主革命时期的内容,多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党的建设提出的要求和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关键词:教学内容 民主革命时期 马列主义理论课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中共党史 新时期 历史时期 农业生产责任制 建设服务 教学方法 
为着提高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战斗力、说服力、吸引力
《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5期1-1,共1页
在全国高等学校哲学、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修订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彭珮云同志作了题为《马列主义理论课要努力做到有战斗力,有说服力,有吸引力》的讲话。这个讲话在本刊发表以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近三、四个月来,从京、津、沪等大城...
关键词:马列主义理论课 理论教育 战斗力 吸引力 政治经济学教学 说服力 高等学校 中等专业学校 高等院校 军事院校 
充分掌握和正确对待学生的思想实际
《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5期7-8,共2页周立年 胡金发 许敏诗 
学生是施教的对象,他们的思想状况如何,是每个马列主义教师应当充分掌握的。掌握学生思想实际,是在马列主义理论课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前提,我们经常讲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际”,就教学来说,主要指学生的思想实际,其它诸如社会...
关键词:马列主义理论课 思想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 掌握学生 了解学生 思想状况 学生思想 思想情况 共产主义教育 思想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