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意象

作品数:134被引量:13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邹强侯夏娜祝颖耿蕊何光超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李商隐诗歌梦意象研究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33-41,48,共10页王欣怡 宫臻祥 
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RWXYCX2302)。
李商隐一生漂泊寄幕,沉沦困顿,中年又遭遇亲人离世之痛。这些悲剧性的人生经历促使他形成多情易自伤的个性特点,由此创作出一系列含有虚幻朦胧梦意象的诗歌来表达内心感受。李商隐诗歌的梦意象虚幻缥缈、内涵丰富,可大致分为三类:神女之...
关键词:李商隐 梦意象 爱情 理想 思归 
元代神仙道化剧中的梦意象及其道教意蕴
《大连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20-26,共7页孙惠欣 肖鸿淼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太平广记》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影响研究”(19BZW041)。
元代神仙道化剧中有大量“梦”意象以及以梦度脱的情节设置,这反映了道教文化对梦意象的逐渐渗透。在道教典籍中,“梦”常作为一种手段向凡人展现黑暗的现实生活,以达到凡人省悟并最终出家的终极目的。元代神仙道化剧中,梦意象时常与“...
关键词:神仙道化剧 梦意象 道教 元代 
试析易安记梦词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8期99-101,共3页张潇潇 
李清照的记梦词,内涵丰富,情感深厚,“梦”意象入词,能揭示出做梦者潜伏的思想感情。本文从“家”“国”两个方面探究易安记梦词中的隐含情感,包括因自身苦难经历所表达的身世之感和宏观环境下的黍离之悲,并且进一步分析其记梦词不同于...
关键词:易安词 记梦词 “梦”意象 
略论朱英诞诗歌的梦意象
《社会科学动态》2023年第4期120-126,共7页王欢 
隐匿于时代的帷幕之后,京派诗人朱英诞甘守小园一隅潜心耕耘,“清吟梦杂寐”是他的生活写照,也是他的诗思源泉。他以梦为媒,亦真亦幻,构筑一座通往幽微心绪与神秘诗境的桥梁;以梦筑思,心物一体,藉生与死,在有限与无限、沉默与言说等哲...
关键词:朱英诞 诗歌 梦意象 以梦筑思 缘梦显美 
李煜词中“梦”意象的探究
《戏剧之家》2022年第11期187-189,共3页王欣 
在南唐后主李煜的传世作品中,他的词作成就最高,其中又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词提及了“梦”这一意象。从内容方面来看,李煜的“梦”包括“思人之梦”“故国之梦”和“人生之梦”,这三者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与现实密切相关。“思人之梦”帮...
关键词:李煜  意象 曲子词 
阿瑟·韦利《梦井》的梦意象英译阐释
《译苑新谭》2021年第2期219-225,共7页余霞 
四川省译协复旦大学出版社翻译理论与实践专项科研课题重点项目“诗歌翻译研究:词源、语义场与意象”(项目编号:YX2020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梦意象是诗歌意象中较为独特的抽象意象。元稹的《梦井》在梦意象表达上与西方意象表达形式有多处契合之处,所以为阿瑟·韦利所选择成为元稹悼亡诗代表译作。本文从梦意象分析入手,在诗句结构、韵律、词汇意义等方面,探讨《梦井》英译中...
关键词:阿瑟·韦利 元稹 梦意象 《梦井》 
卢东作品赏析
《收藏》2021年第7期176-176,共1页庞思建 
卢东对于梦意象的表达与呈现,则是借鉴和汲取了西方立体主义绘画的技法,通过线性形象的多重空间并置将主体物象进行交互穿插,以线条解构的方式创造出一种相对二维平面化的展示空间。如此,不仅将错综复杂的物象结构清晰化和明朗化,而且...
关键词:展示空间 空间并置 立体主义绘画 线条结构 作品赏析 梦意象 清晰化 表达与呈现 
苏轼词中的“梦”意象及其佛学意蕴
《新余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86-91,共6页杨云清 
苏轼词中有大量“梦”意象以及多处“人生如梦”的阐发,这与苏轼亲好佛道、谙熟佛经是分不开的。在佛经中,“梦”常常被作为喻体来说明诸法空相之理。“深悟实相”的苏轼在词中大量用到“梦”,除了使词作具有空灵缥缈的艺术效果之外,还...
关键词:苏轼词 “梦”意象 “人生如梦” 佛学 
论元明清戏曲中梦意象的文化意义
《文学少年》2021年第13期0044-0045,共2页杨佩璇 吴佳瑜 郭豪杰 
受中国古典文化中鬼梦信仰的影响,中国戏曲家与梦有着不解之缘。结合社会文化因素,戏曲家创造出了爱情婚姻梦、 超度解脱梦、伸冤复仇梦和公案梦等不同类别的梦意象,不同类型的梦意象与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密切联系,可以寄托作家情感、 表...
关键词:戏曲 梦境 意象 
多种梦 别样情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年第12期32-33,共2页部德燕 
古诗词中的"梦"意象多种多样,内涵丰富。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作品,从借梦思乡、借梦怀人、借梦表达壮志未酬之志和借梦表达亡国之痛等方面,分析与探讨梦意象所承载的不同情感内涵、审美特性及心理动因。
关键词:古诗词 梦意象 情感内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