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

作品数:645被引量:20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穆乃堂徐乃为夏文辉林宪亮杜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西北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精品课程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红楼梦》中茶事描写的双线结构——以第四十一、七十六、七十七回为例被引量:1
《红楼梦学刊》2024年第6期184-197,共14页周建邦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有一场妙玉主持的茶事,从妙玉安排众人吃茶的场所与座位到主客间的互动状态,可见此回递进叙事的用意。第七十六回亦有妙玉于栊翠庵耳房主持吃茶的描写,呈现出异于前文茶事叙述的主题和环境氛围。对比第四十一回妙...
关键词:红楼梦 茶文化 妙玉 晴雯 双线结构 
姑苏二玉
《读写月报》2024年第22期14-16,共3页秦兰勇 
黛玉天生带有不足之症。她三岁那年,一个癞头和尚要化她出家,父母不肯。癞僧说,若要病好,要么出家修行,要么在家不见外姓亲友。不见外姓亲友,其实与出家无异。癞僧并未留下药方,黛玉之病非药石可医。她平时服用人参养荣丸,此药在贾府这...
关键词:仕宦之家 黛玉 妙玉 出家 人参养荣丸 苏州人 
试论妙玉身上蕴含的魏晋风度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6期21-23,共3页黄艳丽 
妙玉是“金陵十二钗”中身份最为特殊的一个,她在《红楼梦》中出场不多,但其孤僻、清高、淡然的形象深入人心。曹雪芹推崇阮籍,喜爱魏晋名士,他笔下的妙玉一生都在困境中挣扎,却无法得到解脱。从妙玉身上或许可以看到魏晋风度的某些特点。
关键词:妙玉 魏晋风度 隐士 风雅 
同中有异与异中有同——贾宝玉、林黛玉、妙玉之洁的分析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7,共7页卜喜逢 
曹雪芹以玉字来命名贾宝玉、林黛玉、妙玉。他们身上均有“洁”的体现,这是创作者的故意。但他们的“洁”又有着区别:妙玉为“过洁”,她依此来确定人我之别;黛玉为“情洁”,她的洁先天生成,是心灵之洁;宝玉是浊与洁的综合体,他在情悟的...
关键词:贾宝玉 林黛玉 妙玉  
妙欲:生命的存在性规定——妙玉畸形人格的人体生理哲学透视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3期8-11,共4页董丽君 许三珍 
妙玉性格乖僻,不僧不俗,是大观园中的异类。然而从人体生理哲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审视,发现她的不合时宜恰恰体现着“人性”深处坚不可摧的“物自性”;妙玉多重欲望的表达,有其深刻的生理求存规定性。妙玉之所以为众人诟病,并非因其本体自...
关键词:妙玉 欲望 畸形人格 生理哲学 存在性 
通灵宝玉与玫瑰花蕾第二十回
《上海文学》2024年第3期71-83,共13页徐皓峰 
妙玉走火入魔——眼即宇宙、凝神以成事八十七回,妙玉和惜春下棋,宝玉来了,妙玉问他从哪儿来。宝玉不敢答话,以为妙玉是打机锋——考核你有无开悟。惜春嘲笑宝玉了,说这有什么难的,答“从来处来”就行了。《指月录》记载的机锋多,惜春看...
关键词:妙玉 惜春 通灵宝玉 玫瑰花蕾 机锋 
思乡的春意
《海内与海外》2024年第2期85-87,共3页 
一.红楼梦八十七回,通过宝玉妙玉的耳朵听到黛玉低吟:“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干里兮独沉吟。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大观园里寄人篱下的林姑娘一直在思念她的南方故乡,从未停止。十年前的那个秋冬,告别前夕,走在街头,每想象未...
关键词:风萧萧 望故乡 妙玉 黛玉 红楼梦 思乡 大观园 
比“生日快乐”更美的祝福
《青年博览》2024年第1期53-53,共1页裤裤(辑) 
1.遥叩芳辰,生辰吉乐。前半句出自曹雪芹《红楼梦》中妙玉送给宝玉的字帖“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这句话大意是说:我遥祝你生辰快乐。2.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出自《诗经》,大意是:用各种谷物酿了春酒来喝,祈愿健康长寿。3.今日何日...
关键词:妙玉 生辰 槛外人 曹雪芹《红楼梦》 《诗经》 春酒 健康长寿 以介眉寿 
诗里面的那些“花”
《十几岁》2024年第1期1-1,共1页黄珺 
在《红楼梦》中,有关“花'的诗词特别多。比如,那最让人难忘的林黛玉的《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还比如,对清冷美人妙玉的描述——“孤梅冷月伴佛门”。前者是桃花,后者是梅花。
关键词:《葬花吟》 《红楼梦》 妙玉 林黛玉 冷美人 孤梅 诗词 
“红楼三玉”的隐逸人格特征及其文化意蕴
《北方论丛》2023年第6期100-113,共14页李亦辉 
古典小说里人物的命名,寄寓着作者的褒贬好恶,《红楼梦》以“玉”为“红楼三玉”命名,一方面表明其外美与内美兼具的特点,一方面喻示其凡俗性与超然性并存的品性,而内美与超然的一面,是“三玉”隐逸人格形成的心理文化基础。就隐逸形态...
关键词:《红楼梦》 贾宝玉 林黛玉 妙玉 隐逸人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